Wednesday, November 10, 2010

本港人幣額度用罄的原因 11月9日信報财經版


玩「扭計骰」,要完成一面,容易,兩面也不難,但要全部六面完成,就非有方法不可。國內法規多如牛毛,港人一路習慣天空海闊,單看一兩條政策條文,焉能打拚江湖。

金管局早前突然公告中銀香港在上海外滙交易中心兌換人民幣的額度用罄,要馬上暫停向香港參與人民幣跨境結算的銀行出售人民幣。本地用家和投資者就只可在本地同業市場內找賣家。貿易往來賬不是開放多年了嗎?中行不是莊家嗎?這豈非不能自由兌換貿易得來的人民幣?今天中行不賣,他朝又會否不購回讓我平盤?

為免市場停頓,個人業務不受影響,金管局也馬上啟動與中國人民銀行簽訂的貨幣互換安排。但這個跟普通外滙買賣不同,前提是有客戶有即時需要用人民幣付內地貿易賬,銀行才可向金管局代客戶購入人民幣。其他用途如投資或對沖的都一概莫問。原來往來賬下的人民幣,也不是百分百自由兌換。

自由兌換須重估

筆者上次於9月中才寫過,人行對每家參與跨境結算的內銀,都有一個購售額度。這購售額度以每天的餘額計算,是相關該內銀跟境外如香港銀行買入和賣出人民幣兩盤之間,所容許的最大差額。實情是這等額度規模都非常少,每家內銀都是數十億元人民幣而已。去年計劃剛開始,結算量少,沒甚問題。

今年年初規例放寬,業務大增,但大部分只是一年期信用證交易,沒有現金交收,也沒事。出了信用證,內企再利用本地窗口公司,把信用證抵押向港銀貸入美元貿易融資。再配以本地人民幣遠期,就可延期付款購滙並鎖定人民幣升值的利了(為何要來港借美元?內地美元頭寸被壟斷,人行對內銀放外幣債也有多項相關額度指標和限制)。

當時有人問,一年後收了人民幣,購售額度那麼少,開證行真可購回我的人民幣讓我平盤嗎?當時的標準答案是額度既可加且更有中銀這莊家啊!原來中銀的額度也是那麼少,今天買家太多要封盤。他朝賣家多令人民幣價跌,豈非更危。大家對人民幣在貿易賬下的自由兌換要重新估計了。

其實,國內早有銀行結售滙綜合頭寸管理,不讓滙價大幅上落。簡單來說,就跟我們跨境結算的購售額度原理差不多,就是每間內銀在國內外滙市場的交易量也有上限。影響是企業在貿易上收了外滙,或要購滙進口,如他的往來銀行結售滙頭寸用完,他也賣或買不了外滙。好在是這額度夠大(以銀行資本為計算基數),一路沒有發生這問題。

大鱷藉差價圖利

來到香港,現在累積的結算量已接近2000億元,數十億元的購售額度就實在不夠了。內地還是計劃經濟,控外滙管熱錢,有多種額度可以理解。但來到香港,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額度有,也要寬鬆和透明才成。我們從不知到各參與內銀的額度實際有多少,更枉論清算行中行。

今次急叫停,實也引證了外間的種種揣測。香港本地市場開放,各路大鱷雲集,熱錢處處。本地人民幣價(行內叫非貿易結算價),無論是即期或遠期都比內地官價高得多,更有內地被禁的不交割遠期(NDF)。是否有人利用本地人民幣價比內地官價高來圖利?其實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內企只要來港開設一貿易窗口公司,作為母公司和海外供應商的中間銷售代理行就可,非常簡單。

10月中下旬,本地即期美元人民幣價(6.475)跟內地價(6.6526)有超過1700點子的差別。如要進口1000萬美元的貨物,在內地購滙要付6652多萬元人民幣。利用跨境貿易結算,通過香港窗口公司在港購滙,付出的人民幣就可省却差不多180萬元。銀行在港用自由市場價,以高1700點子的價錢跟內企在港的窗口購買人民幣,再賣給本地其他用家,人民幣投資者(或炒家),絕對有利可圖。但這就加重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作為清算行或莊家,有利可圖是合法,但就不一定「可做」或「應該」做。這是社會主義下市場經濟的矛盾和困局。

這個矛盾帶來叢叢法規。一法立,一弊生,帶來資訊不清,交易費用,不利市場發展,對人民幣國際化也是一障礙。跟「扭計骰」一樣麻煩,但絕對是可解決的。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從用家角度看人幣跨境結算 - 信報9月17日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行一年多了。雖然量不太多,但增長快。而要搞活結算量,把人民幣國際化,甚至進一步讓人民幣躋身儲備貨幣之列,開放資本賬是必須的。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就是貿易往來賬只開放了一年左右,原來緊閉的資本賬大門也開始打開。這一兩年來的變動多且快,就是用家要緊貼也感困難,筆者就嘗試把各最新規定做個小小的歸納和總結。

試點在開始時只是針對貿易賬,只讓幹中港貿易的公司參與,按實際的貿易需要買賣人民幣,也可向銀行申請貿易融資。如無貿易背景者,一概被拒諸門外。7月份起,只要所得的人民幣不回流國內,參與者的資格和規範都大大放開了。這是把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市場,也可說是在港試驗開放資本賬的運作。

企業要留意兌換風險

最新規定是怎樣?第一,就是你的公司沒有中港貿易,也可以參與,在港銀開立人民幣賬戶。第二,金管局也放開了不可把名下人民幣轉賬至第三者銀行戶口的限制;即本地公司間的商業往來是可以以人民幣作交易貨幣了,甚至可向有需要者發出借貸。

而跨境貿易結算試行計劃現已推展至全球。理論上,如你的外國貿易對手之往來銀行跟國內銀行有貿易賬結算戶,你也可跟他們協議用人民幣作交易貨幣。

但這是內銀的系統和行事法規的問題,人行對此還未有實施細則,故還未有先例可援。沒有實際中港貿易背景的公司,雖然從7月起可參與這試行計劃,但也要看清兌換風險。

計劃下的清算行中銀香港,只會為真實的貿易結算款提供平倉,即買賣和兌換人民幣的服務。如你公司的人民幣不是來自中港貿易,要兌換港幣或外幣,只可找本地銀行了。但本地人民幣存款和兌換市場還是細小,風險可是大的,即不一定有對手跟你買賣,即使有,叫價也可能是奇差。

相反,中銀香港作為貿易賬清算行,可直接在國內的外滙交易中心進行平盤,即買賣在貿易賬下得來或要支付的人民幣,外滙兌換風險就小得多了。

外滙購售額度有限制

你或會問,我的往來銀行不是可以跟其他作為一般結算代理的內銀買賣或兌換人民幣嗎?這個在理論上可以,但第一,每間參與代理結算的內銀,都受人行批出的外滙購售額度所規範。這是什麼?是跟外地銀行買賣人民幣的累計性上限。而這個上限,也是按實際貿易量算出來。第二,這個買賣額度按規定,也只可用於貿易結算的用途上。其他的,就是資本賬了。

在國內資本賬尚未開的前提下,要買賣,都要有外管或人行的審批或默許。額度有限,內銀當然會先照顧自己的客戶。而要拿內地批文或祝福,本地企業又怎是內地企業的對手。是故最近在市場上造成的非貿易賬人民幣買賣,絕大部分是內地企業在港的窗口子公司。

那向銀行拿人民幣融資又如何?貿易賬下的出入口押滙和其他貿易融資,從去年一開始就可以了。今年7月起,更是全面開放,只要有人民幣頭寸,銀行可放出任何形式的人民幣貸款,即用途不再有任何限制,不一定是用來付貿易款,可以是投資在本地發行的各種人民幣投資工具。但也是一樣,沒有國內外管或其他相關部門的批文,所得的貸款金一概不可打回內地,投資任何金融產品或實體項目當然不可,就是滙回內地自己的公司也不能。換個頭看,你要借人民幣,銀行除了要看你的實力,也會看你有否穩定的人民幣收入來源。原因也就是上面談過的兌換風險。

不是貿易融資或經批准回流國內的貸款賬,中銀香港這清算行是不會賣人民幣給你作還款用的。那你就要在本地人民幣外滙市場平倉了,難度和風險如上面分析,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是頗大的。

資本賬開放重要一步

上面談的都是針對公司客戶而言。對一般私人投資者,首先每天最多買賣或提存兩萬元人民幣的上限沒有放鬆。在港轉賬的限制跟公司客戶一樣已解除,即如不回流國內,就可自由運用。但兌換風險就一樣要看清。還有,按金管局規定,銀行現在還不能提供任何形式的私人人民幣貸款。

最後也一提,外管剛在 8月底公布的《開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試點的通知》*。10月1日起,北京、廣東、山東、江蘇四個地區內的企業,可申請在海外包括香港開立外幣戶口,存放從出口賺得的外幣,試驗期為一年。

雖然限制仍多,如存款只能用於貿易往來賬, 外管隨時審查資料等;另一方面,人民幣看漲,大部分內企業都是盡快把賺得的外幣換回人民幣,境外開戶需求應不會太大。但這實是國內資本賬進一步開放的重要一步。

註:*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laws/law_detail.jsp?ID=80302000000000000,37&id=4

Thursday, September 2, 2010

境外投資人幣 要看清風險 - 信報财經版, 2010年9月1日


七月中人行和金管局才把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進一步開放,八月中又宣佈計劃讓留港的人民幣回流大陸境內投入‘銀行間’(INTER-BANK)債券市場了。前文寫過,也是市場共識,留港人民幣苦無投資保值之道,要搞活市場,讓人民幣國際化或擠身儲備貨幣之列,開放資本帳是不能避免了。這課題80年代開始已有爭論,但這是計劃經濟的根本,沒可能。去年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驗開始,資本帳不可能再封了。但有97亞洲金融風暴和08金融海嘯的教訓,再看日本和南韓開放的步伐,不少朋友說沒5到10年根本不可能。今次門戶只是小開,但速度之快,真出乎人之外。

按相關的人行通知,可申請投資於此債券市場者,爲已與人行有貨幣互換合作的外國央行,參加了人民幣跨境結算的港澳地區銀行和參加了跨境服務貿易結算的其他金融機構。但第二天就有公司客戶查詢怎樣參與,足證市場對人民幣資産需求之大。但按該通知看,非上述三類的企業,皆不可能參與。最多是購買在場外或挂勾産品而已。

說實話,該通知只是一紙政策性文件,細節還欠奉,要等候人行進一步的解釋和法規出臺。但看來規管還是既多且嚴格的。就如QFII計劃一樣,所有參與投資人民幣債券的機構都要事先申請,由人行批核和分配可投資的金额額度。申請時要說明資金來源,擬投資規模及具體計劃等。這跟真正開放或自由買賣的市場還有大段距離了。最基本就是要證明所持的人民幣是從貿易往來或‘投資人民幣業務’賺回來的。前者易明易計算,後者就似乎太籠統了吧。另外,投資期長短和大少規模,何時加碼或哪時離場都是因時制易的即時商業決定,事先規劃,做來實際意義不大,如不允中途改變策略,就更阻市場零活了。

有規範,市場大門半開半掩,要滿足或規避條例,就帶來額外行政和交易費用。虛耗資源外,也是讓人鑽空子套利之機。特事特批就是中國國情。近日市場傳出有國內在港企業可向內銀大額購入人民幣,匯價貼近在港的離岸市場,比國內官價好得多。既非貿易往來帳,是特批的資本帳吧,也是擴大在港人民幣存款一法。

但在另一端,港企如非要跟國內賣家清算貿易款,要購人民幣,按規定是不可跟最大人民幣供應者,中銀這清算行買的,也不能找其他內銀,只能在港離岸人民幣外匯市場找對手。但港銀的頭寸是少得可憐,每天本地市場的總交易金額只有1千萬美元左右,每筆平均1百萬至兩百萬。都是人民幣存款少,市場深闊度不足之現實。有通道者就可領先他人,是否不公呢?又會否成爲另一貪腐的溫床呢?

又有客戶問,在港發人債利率比國內低,可否以此投資國內資産來個財息兼收呢?香港是自由市場,理論上是可行。但在港人民幣存款不多,不是易事。又除非事先拿到外管同意,否則所貸款項全不能在任何資本帳下滙入國內運用。不管是新舊投資甚或借予系內其他公司作營運資金,更枉論投在債券或金融市場上了。

最近港銀搶人民幣存款,就都是主力來支持貿易融資,用家也多是國內企業在港的窗口公司,或跟國內關係企業有貿易往來帳者。何解?沒批文和關係,付跨境貿易款差不多是舉人債的唯一用途。而在港相對自由市場的借貸利率,比國內人行的官價也低得多。藉境外貿易融資來個套戥境內的,就可省下利息開支了。

對投資者而言,在資本帳未開下,風險更要看清。上次談過換滙風險,今次的小開放,只惠及三類金融機構,對一般企業和個人的政策,沒有任何改變。或許細則出臺後,可有再論的地方,其他人或能以基金形式參與,但就多了一層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即不管你買下的最終投資産品如何,也要承受發行商這中間人本身的風險。

還有,要留意每個參與行的投資額在人行和外管局都有上限,不能超越。但如打包成投資産品賣給零售客戶,可利用各類場外或外圍的衍生投資的工具,把發行金額槓桿放大,即發水是也。現時已有不少所謂投資A股的基金就是以此形式發行,發行額或沒有足夠的QFII投資額度支持,賣的都只是概念,實只是投資在一些與國內A股挂勾的衍生産品。沒有實貨支持,承受對手風險外,衍生産品也是由海外金融機構所發,說白點,是在海外賭外圍。大家小心很快可又會有各樣令人眼花瞭亂,但又無實貨支持的債券投資産品了。

http://www.hkej.com/template/blog/php/blog_details.php?blog_posts_id=55457

Friday, August 13, 2010

投資人幣勿忘兌換風險,信報八月十二日財經版

金管局上月公布對人民幣清算協議的最新修改。最大的放寬在於:一,私人零售客戶可利用銀行系統自由轉賬付款予他人。二是對公司企業而言,不管你跟內地有否貿易,皆可到銀行開戶存取人民幣。

市場視之為人民幣進一步開放和國際化,人人摩拳擦掌,大有棄港元全取人民幣之勢。但請記着,人民幣還是非完全自由兌換的貨幣,在資本賬還未開下,更成不了儲備貨幣。投資人民幣資產看重他升值的潛質之時,又怎能忽略他的兌換風險呢?其實自本年2月起,只要不回流到內地,企業已可自由運用在港的人民幣。

現在是把個人和與內地沒有貿易者也納入遊戲內。這是加強和再擴大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功能。奈何在港人民幣始終不多,人民幣存款佔全港總存款的2%也不到。原因筆者前文已談過,人民幣看漲,內地進口商根本不願以人民幣付款。

本港出口商收了人民幣,在港也根本無投資機會。在資本賬還未開下,也不能隨便轉回內地運用。一個細小的市場實在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力有不逮時也沒有深闊度(liquidity)。內地術語就是繼續要蓄水養魚,以吸引更多人在香港用人民幣,搞活市場。

等投資產品出台

今次讓跟內地沒有貿易往來者也可在港開立人民幣戶口,如市場解讀,是為發展在港的離岸人民幣投資產品鋪路,整個在港人民幣市場的參與者一下子幾何級數地增加。下一步就是等待投資產品出台了。但是,人民幣既非完全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只在貿易往來賬上開放,新參與者,特別是只准備購買投資產品的,真要看清兌換風險了。

如果大家有細看金管局最新的公告,金管對銀行也說了多次小心兌風險。此話怎說?銀行要為自己或客戶的人民幣跟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平盤,例如沽人民幣換回外幣,前提是該筆人民幣必定是跨境貿易下,出口內地而所得之款項。如是非貿易款,即資本賬下,就要事先得內地外管局和其他有關監管局的批文。

當然,銀行也可在港找其他同業,為非貿易又沒有批文下得來的人民幣平倉,但本地人民幣市場現在還小,還不夠深度,兌換風險不言而喻。這又帶出另外一個關於企業記錄和政府監管深度的問題。去年剛開始人民幣跨境結算時,銀行只接受有跟內地貿易者開戶。

可以說,當時所有在銀行體系內的(除了私人和特准零售業客戶)都是跨境貿易款。收人民幣時,銀行也要求客戶提供憑證。在此環境下,清算行一定會為銀行和他的客戶購回人民幣。但自今年2月起,監管要求已放鬆。核實跨境人民幣滙款項是否真貿易款的責任,中港兩地已同意是由內銀負責,即港銀已不再存檔每單有關的憑證。

在本港,企業間也可用人民幣結算生意上的往來。這些本地款除非一開始就另用獨立賬戶,都已跟跨境貿易款混在一起了。將來清算行對平盤要求來多一點問題或審核,也不難理解。

但本地外滙出入一路自由,是故本港銀行跟內地銀行不同,因沒有外管條例,不會為客戶所有滙款背後的貿易檔存檔(信用證下的當然有)。如果為保證以後平盤方便而改變這做法,就與先前2月的放寬背道而馳了。更重要的是,與我們百多年來自由貿易精神有所違背。

但是,企業為保障自己售出人民幣,套回外幣時可更快回答清算行可能提出的疑問時,相關貿易文件的存檔和記錄就要做好了。對沒有跟內地有貿易的企業,購人民幣或人民幣資產的,就更要小心計算這個兌換風險。最大的莊家,清算行是不能也不會跟你用任何外幣或港幣購回人民幣的,能做的就是樂觀估計或打賭往後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快速成長,夠大夠深,隨時可找到平盤對手。這就是資本賬未開的兌換風險了。

審視風險 千古不變

此前,投資任何人民幣投資產品,就要看清條文,看該產品是否有外管批文,讓持有者在沽出套現後,可把人民幣售回給清算行取回外幣。近日盛傳港人可在港以類似QFII(有外滙兌換額度、套回外幣離場)形式投資內地A 股,所謂小QFII。我覺得這些產品拿得外管批文的機會大,否則哪有市場及國家政策怎能推行?但政策還未出台,現在無從評論,遑論應否投資了。

但私人機構自己發行的離岸場外產品,不是國家政策之下。國家為私人產品而開資本賬大門?機會怎算都是不高吧!沒有批文,企業投資者就只能如前所說,要套回外幣,就只能在本港離岸市場找平盤對手。私人的就只可每天換2萬元,這是2005年開始的規定,是始終未有改變或放鬆過的。審視風險的功夫和重要性,更是千古不變,不能放鬆。

Wednesday, June 23, 2010

港首季銀貸飛漲三成 是時候急煞車? 信報财經版, June 22, 2010

自放寬內地同胞來港自由行以來,不少人入商店都有這樣的經驗,售貨員都多先以普通話招呼,實是試探來者虛實。無他,內地人多是大客戶,要買就買最新最貴的型號,女士們面對心儀的手袋、時裝,同一款式不同配色都拿下來,免去他朝後悔做錯抉擇之苦。我等本地人千揀萬揀,都是無幫襯的居多也,招呼當然慢一點了。

實體經濟是這樣,金融市場也如是,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按金管局統計,本年首季銀行貸款與中資企業在港的貸款按年飛升超過三成,以單一季度跟2009年年底相比也增加11%。第二季度還未完,但可以告訴大家,升勢是有增無減。

不少銀行特別是中資和華資行,5月中已達成全年貸款指標。利之所在,好應乘勝追擊,再創業務高峰,但現實是大家都要急煞車了,何解?

本地客戶需求遭冷落

全國的市場真太大,一點點的需求跑過來,一下子就把香港銀行體系內的流動資金抽乾。或應說,港銀的各項財務指標如流動比,存貸比等都被扯高至接近自定的上限,大家都要停下來消化一下。本地客戶的需求,就如零售市場的本土客一樣,相對被冷落。

現在大家都拚命挖存款補回缺口,新業務下半年或暑假後再談吧。看看本地港元同業拆息(HBOR)就可知一二。三個月港元拆息在去年底是0.13929%,本年3月底和4月底的也變動不大,分別是0.1429%和0.13%,但自5月開始,就如火箭般不停上升,6月15日報0.3689%,一個半月升了184%!一年期的,4月底是0.57%,6月15日已升至0.87786%了。

對中資企業貸款大增,大家不難理解。第一當然是內地收緊銀根,2月初存款準備率已加了一次,5月10日再增零點五個百分點,至17%,這就迫使內企來港。

不過,內地企業來港舉債,在資本賬未開放的環境下是不可能的,要利用在港窗口子公司,但除了老牌的幾家,他們的業務規模都不會太大,港銀是不易批出信貸的。就算是批了,亦要把錢打進內地,也是有重重的審批關卡,困難非常。

最大因素實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長人民幣貸美元是升值預期下套利之道。

內地不少企業,特別是國企省企,根本不是缺乏資金,而是利用外貿渠道,留下人民幣不購滙,以舉外債方式延期支付賺上一筆。人行當然明白箇中操作,由於資本賬封閉,跟國際市場不接軌,國內美元拆借成本可按政策需要被抽高,一年期的報價,最高就見超過LIBOR加六百點子以上。有幾百點子的水位,如內企能過來香港舉債,實是雙贏。為何?

港銀跟大企業做五年期貸款,息差只有一厘不到,如恒基最近也只以0.89%試舉五年銀團債,雖然比年初市場低位的七十點子高,但仍是微薄,做內企生意可賺得多了。

但對港銀而言,外管和風險又怎樣解決呢?這又得助於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特別是農曆年後開放了在港的存貸業務,港銀可利用內地開出來的人民幣信用證作低押,為在港公司提供信貸,這就解決了滙款渠道和信貸的風險。

適度調整投資策略

本來不多的人民幣跨境結算量,一下子就搞活起來,而本地銀行對在港中資公司貸款,也就是自第二季度起作幾何級數的增長,更有冷落本地企業之勢。5月起資金用盡,就解釋了本地拆息在一個月內急速飛升的現象。

本來歐羅貶值,人民幣升值壓力在5月中開始一度紓緩,不交割遠期人民幣對美元價也一度向下調,加上LIBOR因歐豬國債務危機而被扯高,來港舉債的內地企業在6月份少了。

不過,美國這幾天又再把中國操控人民幣滙價的指控拿上談判桌,本港不交割遠期人民幣價又回升。在內地,內銀因要符合提高了的存款準備金和存貸比率,也得用盡方法,利用各項優惠或理財產品來軌避存款利率限制,提高存款收益。就是說,長人民幣的回報高了,在港短美元再做不交割遠期的潛在收益又回升。港銀對中資企業的借貸,在6月稍停下來後,必會再飛升。

要繼續業務,最近有不少中型銀行以接近或超過一厘利率向零售客戶收一年期的存款,比同業拆息還要高。其實同業拆息也只能反映部分市場狀況,那只是幾家本地和外資大行的平均報價。在歐羅危機下,不少外資行都把資金調回本土,也收緊對他國同業的信貸。市場上,有銀行(更是大行)向大存戶開出比同業拆息高出一百點子的報價。港元息口繼續往上調已是預期之內。

對小投資者而言,第一想到的當然是股市走勢,但要供樓宇按揭貸款者,也要準備,特別是用了HIBOR計劃的,供款額應已向上調整。現在銀行以低至HIBOR+0.7%利率提供的優惠樓按計劃,相信很快也會完結,不符成本也。

經濟學有所謂Crowding Out Effect是指,政府的經濟活動或借貸,拉高通漲和息率,奪去了民營企業的空間。這次是內企自由行繼內地人自由行後,改變了本地借貸環境,但中港融合是長遠發展之道,調整投資和財務策略,才是生存和進步的方向。

http://www.hkej.com/template/dnews/jsp/detail.jsp?dnews_id=2531&title_id=313631

Friday, June 4, 2010

從富士康事件看中國代工模式 ﹣信報財經版 ﹣六月三日



又到6月!記得去年行文,羅列數據,駁斥六四鎮壓帶來經濟繁榮的歪理。今年春夏交替之間,富士康(2038)深圳龍華廠區員工的「十三連跳」,又是一記耳光。經濟發展就是真理?利用廉價勞工成為世界工廠就是大國崛起?

富士康母公司是鴻海精密集團於1974年創立,一直沿用富士康品牌。1988年開始到深圳設廠,1991年在台北上市。目前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生產商。有多大?09年營業額有美元609億,差不多是摩托羅拉的3倍!你沒有看錯,摩托羅拉09年收入只是美元220億!更利害的是他比大主顧蘋果還大,蘋果09年9月年結,年收也才只是430億。

富士康原是鴻海內專門負責生產手機部件的部門,2005年分拆出來在港上市,拿下新資金33億港元。整個集團是深圳市數一數二的繳稅大戶,有估計達140億元人民幣。在國家資本主義和重商主義的環境下,鴻海有如獨立王國,在過去多次員工自殺、廠房違規、與到訪記者發生衝突和狀告報館記者的個案中,難怪市政府都被質疑偏幫鴻海富士康了。

鴻海生意是做大了,更躋身財富雜誌五百強前二百名內,但三十多年也只是代工生產商一間,在整個產品生產鏈中,專長機械精密設計工程和裝嵌工序,都是最小增值的環節。電子行的代工生產商們都愛把自己分定位為不同的經營者,最基本的就有電自子製造服務(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委託設計製造(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等。

鴻海富士康近年誇口的就是所謂CMSS (components,modules,move,services),即除了機械精密設計工程裝嵌外,還自製組件、模組(半製成品)和提供售後服務,比EMS 和ODM更全面云云。

大品牌商控制一切

恕大膽直言,這些定位都是投行爲上市而度的美麗名詞。賺錢就是強,說到底,什麽樣的代工模式,産品中最重要的零件,部件,即最貴重的,都是要從其他大廠買過來,這就注定你的毛利率不會高了。以一部零售價499美元的最新16G iPad爲例,按行內顧問公司iSuppli估計,9.7寸熒幕最貴,80美元,推測來自LG;16G的快閃記億體,29.5美元,來自三星;蘋果自己開發專用的A4中央處理器,17美元,由三星代工;還有最重要的軟件和各技術專利費,有蘋果自己的OS和各其它公司的如3G,藍牙,WIFI,熒幕觸控技術等等,還有無形的品牌建造工程。機械設計,裝嵌工作,值多少錢呢?查iSuppli最愛把蘋果新産品買回來拆骨,看看內裏重要零件來自何方,成爲投資買股另類指標。但鴻海不在此列,她的增值本領可見一班。

除了貴重零部件要外求外,最要命的是所有談判包括定價和船期,全由品牌商如蘋果,摩托羅拉等直接跟零部件的生産商決定。即是說,品牌商是全面控制著富士康的成本和毛利率了。好像不公,但現實中絕大部份代工模式真是如此。富士康來港上市時,也把這模式清楚的寫在招股書上了。代工模式說白點,你只是大品牌商下面的一個部門而已。工序質量受監控外,利潤也逃不過他們的管理,即‘餓你不死,也不可能大賺’。大主顧落單時你才買原料,即不用承擔多入原料和價格上落的風險,毛利低就是代價。

筆者做過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外判商的銀行貸款額度甚至外匯對沖落盤的實際操作,也由大品牌代爲勞,外判商老闆實真只是大品牌的打工仔矣。且再看鴻海精密集團利潤表,09年毛利率和淨利率,有9.5%和3.86%,都比08年的高。但實際數字又真是少的可憐。

香港上市的富士康就差得多,09年總收入下跌23%至72億美元。毛利率由6.9%降到5.9%.淨利率更跌至0.55%!是原來手執牛耳的手機品牌,由於iPhone面世,銷量和價格都下跌,而iPhone雖爲smartphone之皇,但又怎能完全代替其他傳統手機,市場由是混亂,蘋果的新定單不能追回前客戶少了的訂單也。

讀到這裏,大家可否記得改革開放之初,港人最熟悉和最多投資的‘三來一補’模式。這種利用廉價民工,以合作方式,利用國內現有廠房和勞工,進行低增值工業生産,連正式的項目公司也不用設立,早不再被鼓勵。 ‘

三來一補’帶來所謂‘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困局。就是說,原料來自外國,産品也是銷到外國。但勞動力換來的只是低微的裝嵌費,利潤全走到零件供應商和最終品牌商手中。

富士康雖爲上市公司兼擠身全球行內龍頭,但實際操作上就跟‘三來一補’沒多大分別。三十一年了,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生産商還是這樣。其他的,不敢想像了。

有人說,利用廉價勞工是發展的硬道理。我不反對,這也是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辦法。鴻海的聘用條件也不差,更應是全國數一數二的。

今次接連的輕身事件,是否告訴我們正在走英國工業革命的老路。構思此文時我想起馬克思的異化論,在分工精細的工業鋼位上,人感到異化迷網,失去自我,他負責的産品,工序更異化爲自己的敵人,加上貧富不均,沒有獨立司法和自由輿論來保障,監察,社會動亂由是而起……..書到用時方恨少,原來林行止生已深入淺出的解釋了。

在內地,我見過酒樓侍應大清早在停車場列隊聽‘領導’訓示;在工廠,工人排隊點名下班吃午飯等,不是軍訓也是沒了自我。鴻海外人進不了,但從各報道看,是更甚之,形同獨立王國。

鴻海如獨立王國
加薪?用錢和物質解決到的,就不是問題了。這真是社會深層次矛盾,不是單靠經濟理論和政策可解決。還原基本步,共產思想叫國人建設新中國,文革時又把中國傳統思想摧毀殆盡,改行資本主義後又拋掉馬克思而只強調向錢看。不少國內同行和商人都不約而同的說我們現在根本沒有道德和哲學理論讓我們走下去。

當年西方資本主義能自我完善,是有賴建基於千多年基督教信仰的人文和民主精神。中國又如何?有大營業額,不就是先進企業,還有長路要走,人民國家富強也一樣。

http://www.hkej.com/template/blog/php/blog_details.php?blog_posts_id=50795

Tuesday, May 11, 2010

人民幣國際化路仍遠,信報財經版,2010年5月10日


周日到內地出差,我坐的的士走開通不久的昂船州大橋,但到入口時突然急剎車,原來有前車走錯路,不上橋時還竟敢在高速上掉頭,反方向走回三號幹線往葵涌去,慶幸當天是假日大清早,路上車輛不多才逃過一劫。香港不守規則的害人司機比內地的還要狠!

內地還是計劃經濟,各類規則多如牛毛,跟香港的自由市場不同,要明白各項法例特別費時費心,還有就是政策風險高。這二點也解釋了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規模還不達預期的原因。當然,升值預期和資本賬不開通也是原因。

儲蓄大橋未開通

人民幣看漲,哪會有進口商願意向外付人民幣結算,用美元或其他外幣結算才是理財之道。人民幣作為交易工具也有限制,如人民幣還不能多邊交收。有在日本的商人收了人民幣,想用之跟香港出口商購貨,暫時不成,還有就是外商收了人民幣,在港也沒有投資機會,即缺了儲蓄功能這「大橋」。凡次種種,國際化之路還遠。

農曆年後,另一大橋開通了。內地買家開始開出人民幣遠期信用證,在港企業以之作為融資低押,套取美元資金。這就讓結算量在農曆年後如火箭般攀升,當中原因不難理解。內地的美元資金市場,中銀作為前指定外滙行,佔盡分額優勢,更要配合國家政策,供應和利率可隨時收緊,絕非市場運作,後者曾高見雙位數字,最新行情,一年利率差是300點子至500點子,是香港的四倍以上,內企怎不會用盡辦法走到香港來舉債?還有,這根本就是長人民幣,短美元,是炒人民幣升值的不二之法,再加上NDF,就可套戥套利。不過,用此方法結算的,最終留在香港的人民幣不會多,因到期時要把所收的人民幣轉為美元償還相關貸款和為NDF交收。這樣,結算量在數字上多了,實無助人民幣國際化。

還有就是政策風險。這樣的炒升值,人行又怎會坐視不理。另外,如人民幣真的升值,NDF跟內地遠期差價就隨之而大幅下跌,就是說套戥套利的空間消失了。還有人會開人民幣信用證來港套利嗎?此種結算量可只是暫時的現象,不會長久。

政策風險量化不易

說到底,還是要進一步開放資本賬,在港發展人民幣投資市場,否則,受制於中銀不到1厘的標準結算利率,儲蓄和投資功能無從說起,怎能成為國際貨幣?讀者會問,內銀不是已可為包括香港的國外公司,開設非本地公司賬戶嗎?這不是可讓外地企業來享受內地存款較高息率嗎?請記着,人民幣回流內地有防火牆。一就是不可離開銀行體系走到實體經濟中,如用作企業或集團在內地的其他投資甚或提取現金;二也不可如內地企業或個人客戶一樣,委託銀行作所謂「理財」,如購買內地企業債券票據甚或信託貸款等。要知道,內地利率仍非市場定價,屬人行指定,一年的也只有2.25%。在現在經濟火熱的環境下實是偏低。企業債券票據就自由定價,有大國企或省企發的,也有市政府的基建基金。銀行包銷發行,有明確風險評級,價格按市場而定,非常吸引,也有活躍的二手市場,比香港的還成熟!怎說也好,香港回流的人民幣是不能參與了。我們收了人民幣,留在港或回流內地,只可用作雙邊貿易結算,作為購物交易工具雖有限制但還可。保值投資功能還要建立。

不過,國家政策風險還是要正視。國力和經濟騰飛向上,這樣說好像政治不正確,但風險不會無,只有高低之分,如希臘跟美國。祖國的政治或國家信貸風險現在可是低,但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對換,政策改變的風險還是叫人擔心的。有香港出口商問筆者,收了人民幣信用證,結算時是否真可自由兌換美元?這可說是長年外滙管制下的陰影,要時間建立信心。但大家要知,跨境結算最終結算行是中銀,要兌滙就要找它。國家是否有內部上限的限制?問之是人之常情。可以說,一般商銀是有的。中銀的?沒有人能答,只可說政策不會突然大改而令人民幣自由化和國際化功敗垂成。但資訊不清,風險不能量化,是叫人卻步之因。

「基建」尚未成功

另一方面,現行的法則和規限在不斷放鬆,實是好事。香港金管局在農曆年前發了新的指引。基本上是把在港的人民幣業務,只要不回流國內,貿易賬是全面自由化了。在內地,還有種種限制,這在計劃經濟下絕對能理解接受,也是愈來愈寬鬆的。如服務業貿易在2月開始可用人民幣結算;內地試點企業名單開放,企業可以個別申請參加;4月起,其他個別城市也可試行參與,如寧波及天津等,但這些都全無正式公布,我們只靠內銀口述或看看他們的內部公函副本。這實不是專業也是市場發展的障礙。有人對新政策存疑,把握不了;也有人怕沒有正式公報,一切都是暫行可隨時被收回。

我出差的三線城市基建未完,路標指示不清,離開時,當地司機到了路口也上不了機場高速,結果就在反方向入口,逆線而進再掉頭。你藝高時我又再次嚇破膽了。跨境結算通道已成,內地法則如能清晰列明,才可降低和計算政策風險,讓人放心發展業務。

Sunday, April 18, 2010

降強拍門檻 苦了小業主 April 17, 2010


小時看售樓廣告,大字標題寫道:地契有999年租借期,業權子孫永享!這類樓真比一般只有75年或99年期的馨香得多。

80年代樓價起飛,又住又賺,除了快到期 的97新界地之外,再無人提起年期了。後來中英談判, 1997的自動續到2047。港人從此相信或被誤導所有Leasehold到期時,政府只會象徵性的收少許費用就可續期,999 年期的更等同Freehold。現在也真的無多少人記起租借期這概念了。現在降低強拍門檻,99、999也好,隨時也可變成50了。

此話怎說?前文談過業權份數既不反映每個單位的不同價值,發展商在制訂份數時,更無統一公認之標準,是不公之源。復活節長假看本報特刊和林行止先生評論之餘,也特地上網到土地註冊處看看發展商在一些屋苑所持的業權份數,再看強拍。

原來我的三十一年蝸居有999年期,但發展商就憑兩座小型停車場,共百多二百個車位,就控制了整個屋苑超過23%的業權份數(由於找不到其中停車場的登記紀錄,業權實應不只23%)。

我的標準單位份數也是2,是0.023%!發展商的份數是我的一千倍,或等同敝屋苑內10座大廈的份數,跟面積完全不合比例,全屋苑只有19座大廈,我怎計也計不出其所以來。

19年後,原發展商再收57%的業權就可以申請強拍去了。可怕!有些大屋苑更設大商場,發展商留下來作收租的,現有意外收穫了。

修改公契困難重重

前文說過,大業主常可在屋苑日常管理上隻手遮天。看到上面的業權份數分配時,就不難理解。業主法團只要有10%份數持有人就有足夠法定人數召開,要通過對自己有利的議案實易如反掌。我屋苑要辭退發展商旗下那差勁的管理公司,20多年來也不成功。管理公司外判的清潔商或購貨供應商,大部分是集團旗下公司。這非我獨有,不少屋苑也是。

真夠不公平吧?要改那傾斜大業主的公契,按法例更非得全部業主同意不可,即根本是不可能,更難過普選和修改基本法。但這不公平的業權份數現竟可被利用來作投票決定強拍重建,但又不用全體業主同意,才真是輕重不分,天下大冤案。這不是強搶民產是什麽?

歸根到底,以立法手段來代替市場運作,破壞私產制度,就破壞了經濟效益,也是萬惡之源。要體現私產權,有三大基本:1)絕對自由運用之;2)絕對自由取其帶來之收入;3)絕對自由買賣。

利發展商分配資產

政府對上面三點規限愈多,我們的私產被蠶食的程度就愈大。強拍就是以一個一開始就對發展商有利的制度,來解決資產分配,以剝奪市民買賣自己畢生最大的投資自由。

重建為何不讓市場去解決呢?再談置地把大坑道麗星樓重建為為上林豪宅,重建了的單位總數有270個,但176個是交予原業主。即是說,置地只賣了94個單位或總數的34%已賺得合理回報。看似不可能但就是市場之妙!

當年信德重建寶翠園,收樓過程複雜昂貴,工程又龐大,為減風險最後找來新地和廖創興入股合作。找銀行融資時,更由實力較強的新地提供大於其份數的擔保來降低借貸成本。這又是商人靈活而在公平自由市場下的好安排。如有強拍,收樓成本低了,結果會否不同?

有收樓王說他預備好了1億收樓款分給10戶,每戶本可收1000萬,不過地舖業主說不夠,要多點,最終是樓上住宅收少一點補貼給舖主。有強拍就好了,這不就是市場正常運作嗎?商舖價值更高得多,又為什麽不是你收樓王來付多一點?

銅鑼灣中央大樓有小商戶說收樓者開價300萬收他60方呎的舖位,當然不可能!樓上住宅戶主罵他貪心,強拍來真好。

且慢!港元一年期的同業存貸率一厘也沒有,就算讓你把樓款全滙到內地收2.25%利率,一年收6.75萬,一月是5600,一盤在旺區的生意利潤(上市公司莎莎也是如此起家),又豈只此數,300萬怎會是合理價?這是最基本的現金流折算(DCF)和現價值(Present Value)概念了。

小市民變小地產商

林先生說在英國,強行公開拍賣的前提是公開業權真相,這讓筆者想到是否要引入一點上市條例的精神來保障小業主。與人合夥做生意,事前當然要了解清楚人家的底細,否則與老千合夥,後果堪虞。就算雙方是正人君子,利益衝突也要有所避忌,先小人後君子。大股東既有股權又有管理權,有盡資訊優勢和利害衝突,小股東勢孤力弱,上市條例就來規範大股東行為。落於售樓或強拍時,我們應要求公開發展商或大業主在樓宇的業權份數和比例。在有利益衝突時,不論日常管理或強拍,都不可投票等等。

我們買樓原是安居樂業,從頭到尾,也不是想與大業主或鄰居合夥做地產生意,原物業法例也不是這樣撰寫出來。這次降低強拍門檻,就等同把業權變為公司股份,迫大家作小地產商,但業權份數制度既不清又不公,又給盡最大好處予原發展商。另一方面,又沒有如上市條例的法律來保障身處下風的小業主,降低強拍門檻,真是粗疏粗暴非常,各年事已高的屋苑業主更要小心。

另謝信報月刊同文,朱泙漫君提供意見。

Share

Saturday, March 27, 2010

強拍只是資產轉移? 信報3月26日 (按此信報論壇討論區)


當年上計量經濟課,穿中國長衫、兩鬢長鬚加三條煩惱絲的傳奇老教授問,盜竊搶掠會否禍害社會?仰天長笑後自答道:「當然不會」。何解?這只是資產轉移,一家之失也是一家之得,等值正負相抵,零和遊戲而已!道德?不是我管的,請問法律學院吧!下一步,資產落入有識之士手中,可能被更好運用,此時社會就得益。舊樓強拍,加快重建,也是如此吧!

林鄭和某些測量師代法律界對物業權的新演繹,真叫人大開眼界,如果成立,就沒有什麼強搶的道德問題了。好在一眾律師議員當場指出不可分割地權份數和單位絕對業權的分別。對大眾而言,業權份數只是代表業主在享用大廈公眾設施時同時要承擔的義務比例。私產權是體現在單位不可侵犯的擁有權中。

份數投票機制侵業權

小市民置業,由始至終絕對無人跟他們說過可根據份數投票機制來侵佔他們的絕對業權。港英時門檻是95%,1997年後是90%,都是回應發展的妥協,也非無爭論。現在再放鬆,大家的物業價值要否重新計算?會否貶值? 因你的絕對私產權只有五十年!

不談法律,談回本行。這個按業權份數的投票機制,以經濟學角度看是不公平的。一件商品為用家帶來多種享受,物業單位除了大小,又有高低樓層、海景山景和無景之別,全反映在樓價中!

業權份數以面積為主要根據,可以作為整體價值的指標嗎?我住高層有海景,貴樓下低層附送對面屋樓景的單位百多萬,但地權份數是一樣!更何況,原發展商對地舖或公共地方的份數劃分,實無絕對準則,這就是不公之源!如我居住的屋苑,發展商擁有長期空置的停車場大樓(因私有車位比例超過一對一)和平台花園,份數是不合理的大,在屋苑公共事務上,真是隻手遮天,維修他不肯「科款」,否則否決。要換掉他那間差勁的附屬管理公司,二十年也不成。

不公平的制度,一個份數在不同市場有不同價值,來個低買高賣就帶來套戥(arbitrage)套利機會。連我這個金融小頭目都熟悉,大老闆們又怎會不嘵?面積一樣而景觀有別,令價錢不同,但業權份數就一樣。再者,業權份數在投票時,不管平貴,權力比例都一樣。

發展商只買入低價單位的業權,就可透過投票機制,強制高價單位的業主出售物業。對商舖業主更不公平了,商舖的平均呎價比住宅單位高得多了,向大街跟向內街的更不一樣!在實體物業市場上買入業權份數,在投票市場上行使權利,得回的價值就相對大過原來價值(影響和侵佔高價單位的擁有權──低成本票打你貴成本票),就是套戥了。

收購者也可盡用槓桿,只落訂給小業主。如湊不夠80%,強拍不成功,不能全棟買下,就不用完成交易,即只是一個 call option 而已。網上有說法,西環舊樓只需5萬大元一個就可以,這又是金融市場上平常不過的手段,也是落釘心法!

擁有低價單位的小業主,只須把業權份數的投票權賣給收購商(即收訂承諾支持強拍──write a put),一樣是套戥,收購商與這些小業主共同分享高價單位的水位就是了,以上全屬合法。是否道德或公平合理?各位自行判斷。

如何分配強拍下所得的樓價?不用太擔心,不是按業權份數比例,是審裁處所接納的估值。但正如前文所談,估值有不同角度,如現用途值及重建值已是差天共地,最公平是買賣雙方自由協商。發展商有財力找來多個估價師,一定佔盡上風。連林鄭也承認,現有機制不完善。

設調解中心即增成本

盜取資產或低價獲取資產,在計量經濟大師(現稱金融火箭專家)口中是無害,但在最基本的價格理論中,不是自由買賣按市價交易,資產不一定落在最能善用之人的手中,是害。被奪資產者也得不到合理補償。在產權經濟學中,保護產權有成本,也是交易成本的一種。物業要有大門防盜賊,而擁用權如轉讓權被侵犯時,業主也一樣會花心思去保護之。正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花了心思即增加了交易成本,也是害。

小業主有何對策,我還想不到。但林鄭要成立調解中心代替市場議價已是成本。樓宇的絕對擁用權五十年後有變,因而影響價值,也是成本。因這樣貶值的可能不大,畢竟,五十年也不短。但此法例的爭議,傾斜往大發展商的影子,不就是影響社會和諧,削弱了政府的誠信嗎?這正也是強搶資產的交易成本,是無形的,但政府你承受得多少?

近日讀到恒基取消與半山美麗台高價單位業主的買賣合約,再認識到微觀經濟理論的預測威力。但大地產商又真比我們書生勁得多,我想了多天上周末才搞出這理論,但他們早已落場實戰,不只是只買平業權,而是取消買賣合約(call option),還要連訂金(premium)也取回!這是什麼合約?鎖死小業主業權,卻又可隨時離場原銀取回,這樣的話,訂金還可稱為「訂金」嗎?

Share

Saturday, March 13, 2010

舊樓強拍如賤賣家檔, 信報 37 頁,March 12, 10 (按此到信報論壇討論)


大家有否看過彼思(Pixar)的卡通,沖天救兵(UP)?賣氫汽球的老頭,不堪地産商天天要他賣掉窩居的騷擾,終於一天,用汽球連人帶屋一飛上九霄。土地身外物,無償送給你又如何!我的窩居滿載我和亡妻的美好回憶,這才是我的所有。

現實世界,養妻活兒,小市民會無償送地予地産商去發財,造夢吧!政府現建議將舊樓強制拍賣門檻由九成業權降至八成,市建局張主席又說用同區7年舊摟價收購是非常優厚,樓換樓或鋪換鋪更是不可能。這不單是毀人回憶,更是要人賤賣家檔。

樓換樓例子真是俯拾即是。90年代初前公務員宿舍寶翠園就是。除收購價,搬遷津貼,更有新單位。賭王當年對他們禮待有嘉,我還記得當年高調的簽約議式和記者招待會。信壇有壇友更提供是按新增了的地積比率來算,有舊業主就收了兩個千尺單位。近有新地在收馬灣原居民地建柏麗灣,也在屋苑旁建村屋予村民。也再有壇友道出,置地收購大坑道麗星樓,原業主也有新樓‘上林’豪宅單位一個。

多少社團用地,地産商收購補地價重建商廈或住宅,也有樓換樓或鋪換鋪安排。中環名廈,香港會,港人記憶,灣仔循道衞理會紅磚教堂,重建後,都是地鋪低層作會所,上層作商廈。何文田舊浸信會神學院更是一地換一地,遷校西貢白石,玉成豪宅山道一號。爲何私人可以,反而政府和市建局說不成不能?

重建帶來更大社會效益,創做財富,無人異議。但原業主的私有産權怎能不尊重,此爲公平自由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石。說穿了,單一大業主有能力與發展商議價,可爭取最大利益。如原寶翠園是以合作社形式發展。是上世記港英在50,60年代的德政。地,都是在當時偏遠的山頭,政府低價批予合作社,非個人來建宿舍。小業主實只是會員身份,轉讓會籍,即單位,只限公務員。要解散賣地,除補地價外,更要會員按會章通過,不可能有什麽80%門檻或強拍。香港會,教會等更不會輕易接受7年樓價,否則,怎去重致會址?一切交由市場定斷,也看各方在談判桌上的籌碼和表現。

一個原業主跟大發展商角力,還可以,也有上面成功例子作證。業權分散就差得遠了。來個逐個擊破,已可把收購成本降至最低。小業主跟發展商的實力已是大大不對等,政府不但不幫忙如規範不公平交易,不合理條約,茲擾什或非法手段來收樓等,反去降抵強拍門檻就真是站在發展商一邊。

強拍原是降低自由市場的交易成本,讓雙方不要把資源精力耗在談判桌上,儘快改善社區。這放棄了自由市場和保障私有産權的大原則。但要防止專業落釘戶獅子大開口,這是代價。當年老師張教授就在堂上力陳他爲何會放下一路堅守自由市場的概念而支持土發局(市建局前身)的成立。但觀上面例子,恕我不能苟同。現行90%的門欖,我就更覺是偏低,還要再調至80%?

另一個大議題是以7年樓的市價作收購價。張主席憑什麽說是公平和優厚呢?市場是從不會這樣說的。作價,是看實力,看怎來分配成果。買的當然是越低越好,他日出售時就可賺盡兼有水位來承受他日市場下跌的風險。但賣家爲自己的財産謀最大利益也一樣,何罪之有。

樓房地産買賣,作價估值方法千奇百怪,真目不暇及。不知多小年前,銀行形勢比人強,估價是自己話事。要業主買保險更是買足摟價。但大家也知,樓房有什麽意外,真的塌了重建,重置費 (reinstatement cost) 一定不會等同樓價那麽高。這又何用買那麽貴又不會賠足的保險呢?先是地産商,公司客戶發難,按重置估值投保。現在小業主也應知到這是自己的權益了。大孖沙買賣土地房産,又怎會用重置價或其他相應市場價。當然是重建後的估值。我有一幅生地或舊住宅大廈,按原用途。只值三億大洋。重建商廈,增值十倍。減去建築費和補地價,計劃成功,盈利20億。此所謂‘completion value’。你要跟我買,就以此20億作討價還價的起步點,怎去平衡利益,計算分擔風險,是市場和談判的結果。金管算我在開發貸款有無超越按揭指引,也是用這個。此地和那地的‘completion value’怎會盡相同?

爲何市建局跟小業主議價,竟會放棄上面原則,用上7年樓價。7年怎會是天下皆可行的凖則或魔術數字?不是把事情簡單化而是利用法例來奪人利益。不能樓換樓或鋪換鋪,爲何那樣一成不變?張主席出身商界,更爲泰山石化開基立業,靈活遊走一衆投行大孖沙之間,怎會不能爲之?容我進一言,市建局是來補市場在重建一事上不足之處,決非如商人般,用盡手段來賺盡對方利益。

其實小業主門自知自己財力有限,鬥不過官府大商家,也不能承擔發展風險,不會有多少人奢望分享重建利潤。但按重建後相應增加了的樓宇份額拿回應得的,如新單位,是天經地義,尊重産權之事,也占不了你多小利益。不要再以7年樓價作況子了。UP,沖天救兵,老外電影,不是人人看過,但迫上梁山,也是‘UP’,人人都耳熟能詳。

http://www.hkej.com/template/forum/php/forum_details.php?blog_posts_id=45831#msg_496124

Share

Friday, February 12, 2010

人民幣結算 港落後形勢 - 信報 2010年2月11日


香港行《普通法》,重要精神就是法律沒有禁止的,我們都可以做。在商業行為上,我們就是靈活多變,在金融領域上就是勇於創新,沒有違反法律的,就可推出市場,讓香港跟國際接軌。

內地不同,法律體制源自歐洲《大陸法》,加上幾十年的計劃經濟,做起事來要層層審批,效率就是跟不上我們了。要推出新產品更是難於登天,監管法規沒有寫的,是沒有違規,是沒有「違」現在的「規」也,也就是沒人敢做了。要做,就要等相關機關立案出行政指引甚或立法,這樣的從上而下,效率如何,可想而知。

香港加強監管矯枉過正

這項港人引以為傲的優勢,卻正在此消彼長。金融海嘯暴露了人性貪婪的陰暗面,但隨之而來是矯枉過正的加強監管,既沒對症下藥,也阻礙正常運作。反之內地為排出外滙洪峰,為「走出去」,為爭市場,人行和各間商業銀行都挖盡心思創新金融產品和業務,再非以前的吳下阿蒙了。

再談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年初廣州有報道說,中港兩地做成了第一宗的跨境服務性貿易(工程則師樓設計費)人民幣結算。按內地慣例和規定,貿易是指有形貿易。服務行業或其他專業服務收費,皆被界定為非貿易項下的經常賬項目,跟前者在外管制度下是有區別的,有更嚴格的規管,否則有心人大可利用巧立名目的顧問費或其服務費,利用經常賬來走資可也。故服務性貿易原不在目前的先導人民幣「貿易」結算計劃中。

香港是自由經濟體系,政府統計數字上是有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之分,但在真商業戰場上,就只有「有錢收、無錢收」之分。對吾等錢莊掌櫃而言,就多了一重關卡,黑錢還是白錢也。

人民幣貿易結算自去年7月開始還在起步先導階段,效果卻強差人意。箇中原因以前也寫過了。但原來不少香港專業行業與內地客戶真有這方面的需求,為何不能參與?

但這是真貿易,有圖有則更有大本計劃書,又不是資本賬,更非走資黑金,為何不可用人民幣交收?當我賣書不可嗎?內地銀行就向人行據理力爭,人行也深明大義,既合是真貿易,也不違資本賬管制,放行去馬可也。

但錢來到香港,掌櫃一看,銀票非來自內地試點企業,更無實物交收,不符我們陳掌門的指引。要金管改之,重重關卡,費心費時,多一事不如小一事,給我「人仔銀票」又如何,原路退回可也。

此舉得失客戶之餘,更被內地同行引為話柄,轉回頭說我們行事不得靈活,沒有衝勁以客為先。最後是高人出手,金管不用改指引,由內地錢莊一力承擔核實內地付款人是否為試點企業,也轉用另一港銀來完成交收。這才真合符邏輯。外管是內地法例,應由我們香港的官或民來解釋演繹?

優勢消失於無形

前些時,也談過了人行已批准非境內機構跟內銀開立人民幣賬戶 (Non-resident Account,NRA),把收到的貿易款存進去(其他如利息收入的資本賬當然不行),這給香港公司多一個選擇,高點利息來搞活人民幣貿易結算。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差不多三個月了,香港金管當局還對此大有保留。

此話何說?貿易一定有買賣雙方,跨境結算就一定會有兩家不同的公司在一付一收吧。是故,在金管發給本港銀行的指引上,這是清楚不過的先決條件。香港公司要收內地滙出的人民幣,先不用說其他,第一就是一定要來自第三者戶口。

如今香港公司收了人民幣貿易款,放在自己在內銀開的NRA 戶口上,日後打回來港使用,是正常不過吧﹗也是人行的原意和已經批准的。但金管有意見,打回來的錢不是來自第二家公司,是你自己從內地轉撥過來,怎會是貿易款?這種結算不行,要做,就要我個別審批!

邏輯好像說得過去,也符合規定。但就沒有想多一步,盲目依從一條自己定下來的指引,阻撓了正常商業運作,甚至國家政策發展。官僚至此,比內地更甚,真令人無言。故事還在發展中,又要人行跨境出手遊說了。

中港兩地,我們靈活之優勢,莫非真是消失於無形中?

Share

Saturday, January 30, 2010

高鐵效益再評算 ﹣信報 1 月 29 日, 28 頁

周一雷鼎鳴教授為文,力證高鐵帶來五年870億元的經濟效益。先謝教授提點。按政府報告的經濟效益大部分都是乘客省下來的時間值,他的界外效益,經濟活動的乘數效應沒有計進去,這還算中肯。如教授所言,後兩者是不易量化,即可被人隨意誇大。但我仍不改先前的看法。就是一,870億元怎計出來,沒法求證;二是按現在資料,實沒有足够論據來讓人支持一個五十年的大項目。

我也按教授的56元時薪,用上政府的4%社會貼現率, 每年2%的GDP增長率和其他假設來推算。時間省下來,量化了的經濟效益現值是720億元左右。結果不同也能理解。只有上面兩個參數,但其他的如每年乘客流量增長,政府沒有提供,只有2016、2021和2031年三個年份的資料。中間年份的資料,我只能按年按複息調整平均算出。2031到2066年的更隻字不提,只能用回2031年的增長率。我用的假設應跟教授不同,故就出現150億元差距。這正好引證政府報告資料不足的壞處。

經濟效益計不出

這也不是重點。以牌面論,教授掌握的宏觀經濟資料應較我這財經生意人更多和更新,我接受他計算出來的870億元。但教授在作成本效益比較時,只計入669億元的建築成本(如加上六年建築期的社會貼現率,實應大概是699億元),却看漏了除每年高鐵的營運成本。五十年用4%折算,現值大約是349億元。真如此,高鐵就沒有任何經濟效益了。當然我那349億元也可能有偏差,就是也只能用2016、2021和2031年三個年份的資料,再調整平均之和推算出2031到2066年年底的參數。

按我上面的推算,是否就可推翻高鐵?這又未必。正是資料不足,除了我和教授都可能出錯外,高鐵真正的經濟效益有多少,按現有材料,根本計不出來。上面說過,經濟效益除了省下了的時間量化值,更有界外效益和乘數效應。但兩者也不容易量化之。政府的報告才所以集中討論第一點,即時間效益。惟第一點價值不夠,後兩點又不明,就憑這樣的報告,我們怎能這樣馬馬虎虎的讓高鐵上馬。繼迪士尼及西鐵後,香港隨時又多一隻大白象了。

公共開支和基建項目是大課題,實不能草率。學術界在此爭議更大。就如省下時間的成本,是每個乘客自己受惠,並無任何界外效應。理應可全面反映在票價上,因為乘客們既能得益,一定願意付出較高的票價,市場自會決定那個項目值得上馬。既然如此,為何大項目常要政府津貼?如今次政府全數獨資而不舉債,是變相津貼了高鐵的利息成本來彌補票價的不足。可能的答案是所謂經濟效益只是紙上談兵,是算錯,也可能是誇大了。有其他交通工具在競爭,高鐵只可收取跟直通車差不多的車費,不就是反證了高鐵替人省下的時間沒有那麽多,也沒有那樣值錢。

時間方程式失準

時間方程式也不是放諸四海皆行。有網友提供港府資料,中港經陸路到內地的港客,大部分是消閒為主,公幹和上班的只有28%。居於內地的港人,49%來港是上班或公幹,但數目比前者小。以此推論,用56元時薪中位數是否高估時間成本?道理很簡單。公幹的,時間真是一刻值千金,常要做完案頭工作,不到最後一刻不出發;要買隨時可改行程甚或目的地的機票,是比普通票貴,但這又何干?因為商業世界分秒在變,行程隨時要更改,不改損失嚴重。但當自掏腰包去旅遊消閒,隨非是腰纏萬貫,哪個不是選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不能更改的機票甚或跟旅行團?消閒時的時間沒有公幹時的那麽昂貴啊!

政府在其他情況也有須要介入的時候。如收費困難,引至使用者不付而搭順風車。但高鐵不是。又或回報期太長,風險對私人發展商來說完全計算不了,沒有人願意承擔。這個就對應了我們的高鐵。但也不全對。誰人敢說政府的風險預測和控制能力一定比私人好。看看迪士尼就知道。基建愈來愈多與私人合作,就是要借助商人的頭腦。政府的優勢是有龐大的稅收和整個經濟體系作後盾,真有差遲也可從其他地方來補貼。

但官員用的只是民間財,即他人之錢,再來又不怕虧本結業,用得不當的誘因和機會更大。是故每個大型政府專案都要讓人細看監察。現在的高鐵報告,對不起,達不了審批和監察的要求,我還是評它不合格。

Share

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政府高鐵報告不合格,一月廿一日信報,三十八頁


上周談高鐵一文,家父一看嚇破膽,說不要跟官府對着幹,寫寫財經好了。有豬朋又說,起鐵路一定好,你是為反而反。政府又說,方案已諮詢十年,民意在我手,不能議而不決,要擇善固執!以理性分析,上次多談了外地經驗和一般財務準則,今次詳細看政府的報告,真是不合格,支持者按什麼理據贊成呢?

購物誰人不是貨比三家?可有更好的高鐵方案?669億元是我們2008/09年國民生產總值的4%,政府一般財政收入的24.5%,2009年3月政府總財政儲備的13.5%,用來支付工程款的基本工程儲備金,更只有383億元!即要用上一般財政收入,才能避免把它一鋪清袋!

十年諮詢?2000年5月給立法會的討論稿是區域快線,還是以紅磡作總站。與現在高鐵不同。翻查立法會資料,正式的「撥款安排和特設安置方案」初稿是去年10月才提上,11月再修定。1990年港英搞千億元新機場來振奮六四事件後港人的人心,中央不也是跟大家討論了兩年多,至1992年第一季才放行嗎?現在才談了一個季度,算什麼?筆者再看那五十七頁的方案和那只有五頁的營運可行性報告,真要問議員憑什麼去批一個五十年的項目?

任何財務分析都是由市場狀況開始並評估收入。上周我說高鐵要拿下22%市場份額,才能達到九萬九千人次的指標。信壇網友MSC說計入旅客增長,約17.5%就可達致。好,我們就用上政府的九萬九千人次的假設。

要分析,但報告內竟沒有詳細營運資料和五十年現金流的預測,只有三個年份2016、2021 和2031年的四個簡單指標:總收入,營運支出(不包利息,折舊和稅項),EBITA (即利息,折舊和攤銷前利潤)和EBITA率,再加2016年的預期票價。

不計社會代價

一般長期頂目信貸,商業貸款最長可做七年,七年後再重新協商。政策貸款香港不多,去年的港珠澳大橋,中銀獨力給了十五年貸款。七年或十五年也好,基建大部分都不能分期全數還款。要審批就得看你全期或起碼七年的現金流預測,銀行才可估計到期時替你再融資的風險。現在政府就是連這樣基本的資料也不拿出來。

好,現看看政府拿了出來的資料吧。

1. 票價—要同巴士和直通車競爭,到總站石壁的只能收180元、東莞131元、深圳45至49元。但要同中方拆賬,最高只能收得45個大洋!去深圳的更只有31元正!2021 和2031的車費怎樣,沒寫,木宰羊!

2. 收入—按上面分賬和九萬九千人次計算,十六年全年收入約為11.2億元。五年後為20.6億元,即按年增13%,2031年為36億元,即按年增5.7%,但人次,票價有多少,也是木宰羊!

3. EBITA率—是34%,但為何是34%?沒有解釋,只說外地有條新高鐵(應是台灣)是30%,故34%是合理了。一份有水平的報告,怎會不用自己工程師和設計者的理據來支持自己的預測? 人家這樣我也這樣,真可以嗎?EBITA 率在2021年和2031年增至57%和61%。何以得到如此改善,又是沒有說。

4. 按34%利潤率,2016年通車時會有3.85億元EBITA利潤

注意,這只是EBITA,未計拆舊和利息。政府又真誠實,說人家的新高鐵還在虧損,是因為沉重的利息負擔。於是就決定由庫房出資100%,不用付利息與銀行了!

不計代價,這是什麼理財之道?550億元鐵路投資,不付利息也要計算社會代價。按政府現行用的4%社會貼現率(social discount rate),每年代價是20億元!如計入其他相關建設的119億元,就是26.76億元。如把六年建築期內的貼現率也算進去,再為按工程進度而分期支出的成本作調整,是29.1億元。那就是說,首年的社會總虧損會是25.3億元了!報告預測2031年的EBITA都只是22億元,即還未能轉虧為盈。

什麼是社會貼現率?就是社會要付出的代價和成本。669億元不用在高鐵,用在其他方面可帶來的最大收益。可以是另一項基建,也可是利民紓困之政而帶來的總收益和好處,並量化之!

美國三十年國債現在是4.6%。香港五十年竟是4%!此就是所謂社會貼現率的吊詭之處了。全球大型長年期項目上馬,用的社會貼現率,都是偏低的。是要造福後人(低息即減低了時間成本),並證我掌權者有參透世情之大能也!但問題現在是,我用了你的4%,高鐵也不能行啊!

政府又說,高鐵不要只看財務數字,還要看對社會的貢獻—界外效應(即externalities也)。怎量化?這真是天花亂墜了。五十年,以偏低的4% 社會貼現率計,報告說現價是870億元。包括一萬一千個工程職位和中港融合的好處。但怎算出來?870億元是首年虧損的三十八倍啊!對不起,報告也沒有說。

不利港鐵股東

政府要把高鐵外判予港鐵,是關連交易,又有5%準則,如我上周說,資料要再作披露,甚或要給股東大會審批。果如是,上面這樣粗疏的報告建制派議員可以接受,投資界和小投資者又會否?日後可還有暗湧?今天又為何要抹黑持反對意見者?

在信報論壇也有一專長資料與技術分析的網友陶尚,按上面不完整的資料與假設,陶兄算出高鐵要到到2050年才回本,加上專營權合約未定,港鐵(066)可要承擔不明的責任和風險四十年,對港鐵股東可不利,詳情可見19日的信報論壇和陶兄在Google網站的分享。

http://www.hkej.com/template/forum/php/forum_details.php?blog_posts_id=43562#msg_461619

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ccc?key=0An6QhgwgSs4wdE5uYVBtXzh2LVFGNWNHYWpBWFVDYVE&hl=en

再補廿一日信報論壇的兩個回應帖文:

政府高鐵報告不合格:Google Docs試算表備註
http://www.hkej.com/template/forum/php/forum_details.php?blog_posts_id=43640

羅耕: 政府目中無人
http://www.hkej.com/template/forum/php/forum_details.php?blog_posts_id=43644

Share

Saturday, January 16, 2010

高鐵 --- 香港的悲哀,信報一月十六日


到了內地山區一星期,回來才知高鐵被八十後鬧得熱烘烘。也得感謝他們那份熱情,才能叫港人包括我自己,再次看清這個大項目。建制派說大基建工程能推動經濟,創造就業。

這是已死的凱因斯學說。胡亂投資,只會帶來浪費和「大白象」。最經典的莫如當年拿破倫三世叫高廬人挖破馬路重鋪,來創造就業。但當年普魯士帝國就修鐵路。這才有實效,過不幾年,更被利用來行軍在普法戰爭大破法國。凱因斯可有讀過這段歷史啊?

那麼鐵路項目就一定好,怎會?又是法國,那條舉世聞名,通英倫海峽走歐洲隧道的歐洲之星高鐵。把英國與歐洲大陸連接起來,倫敦直達到巴黎,一個是國際金融中心,一個是全球嚮往的金錢浪漫花都,歐洲之星一定能是客似雲來吧!坐過的人一定同意好過頭等飛機艙,坐位寬敞,又有風景看,只是沒有俏空姐相伴。

我常幻想巴黎出差後,坐它直接回港就最好了。怪不得她佔了71%的市場份額。但它對英法納稅人來說,絕對是未完的惡夢。

回到1986年動工時,也差不多是筆者出道的前後時空,有幸看過她的銀團貸款文件。對呀!貸款不足兩年,已是問題一籮籮,嚴重超支,工程延誤,「賓架」莫不被嚇到「鼻哥窿都無肉」。開會重組,文件有幾十本,如當年電話簿那麽厚,嚇壞我這初哥。歸根到底,就是好大喜功,沒有認真考慮專案本身的可行性,產能,配置和成本是否過多及過高。

就看一點數字。當年原本估計2004年乘客量是二千一百萬人,實際卻只有七百三十萬人,到2008年都只有九百萬人!一半也不到。2006年修定預算,到2037年才望有一千六百萬人。

票價面對航空公司競爭,預測不能達標,更不斷下降。2009年最便宜的31英磅就有交易,1994年都要99英磅了!最新消息,去年5月政府再注資,58億元歐羅債務也被削去,個file 真是又長又臭!大股東原來是國營的法國鐵路 (SNCF),以罷工爲外國人熟悉,又在再引證政府的商業行爲都是輸多贏小,特別是未經大家深入討論辯證的。

歐洲太遠,香港可也有失敗基建例子。機場快線一直不夠乘客,是走線問題,機場道路網也非常完善,就顯得機鐵票價無競爭力!原估計乘客量每天十一萬, 2008年是二萬九千人,2009年上半年是二萬五千六百人,其他例子還有迪士尼、數碼港及科學園等。

看回高鐵本身的可行性報告吧。每天乘客九萬九千人。港鐵(066)的每天過境客運量2008年是二十五萬五千人,市場份額是56%,2009年上半年是二十五萬三千人,佔55.5%。按鄭汝華局長粗略計算邏輯,要達標九萬九千人,高鐵就要幫港鐵再取22%市場額,可行嗎?內地機票便宜,航班多,我認識不少內地生意夥伴都是飛白雲機場,在廣州跟我們見面。或到深圳國際機場再來港。我們的高鐵走線幫不了。港人也不喜歡西九總站,不贅了。

再看財務數據,以五十年為期,4%利率來折算 (discount) 未來收入,項目的經濟效益 (economic value),即所謂現價估值,是870億元,但三十年的美國國債都要差不多4.68%!4%怎計出來?五十年68點子的複息誤差可利害!香港政府又真能在市場上舉三十年的債?不要說五十年了。不能的,就只能以短債融長期投資,那就不可能全期五十年都是4% 吧!

或曰所謂economic value是虛數,是投行的騙人工具,那就看現金流吧。但在財務安排還沒有確定的情況下,是沒有意思的,重要的利息成本都算不了,怎準確?鄭局長又說政府不會舉債以省卻利息負擔,這是騙人了。沒有現金利息流出,代價還在,即機會成本,政府不就是用了4%來計算嗎?這就是他們估計的機會成本,例如放棄了投在美債的利息收入(暫且不談其他更好的用途吧)。如利率比4%高,高鐵的經濟效益就會降,甚或是負數,即虧本了。

但最要害的是政府有很多資料都沒有公開,正是港府行政主導,不重民意的表現!被80後挖出來,不是說是商業秘密,就是說尚未考慮,如對西九的交通影響,還要投放多少來配合等。但公共建設又何來商業秘密?沒有資料,議員怎能作一個負責任的決定?就如上面的假設,如利率上升,乘客減少,高鐵也不一定虧損,但有多少緩衝?能容忍的誤差到底有有多大?在現有資訊下,有人答得出嗎?

最後再說,港鐵是被委託了去設計,建造和以專營權形式去營運高鐵。但這麼重要的合約還沒有公布細節,如年期,港鐵要付的專營權費用,港府和港鐵如何分擔風險等。現在應還沒談妥或未開展吧?否則作為上市公司,港鐵絕對有責任把條款公開,對小股東和投資界負責。一個金額大但財務責任卻不公開的合約,是資訊不清,絕對對股價,評級和發債成本有負面影響

以金額計,也對港鐵盈利影響重大,有風險與責任承擔,隨時可超過了那5%準則。所謂5%準則,是指交易如超過5%的營業額、盈利、資金或股本金等,就要公布。港鐵上面的相關金額在2008年末分別是176億元、83億元,1593億元及978億元。

在立法會沒有全面直選議員及建制派議員當道下,高鐵撥款是沒有問題的,但看來要等港府和港鐵的專營權合約落實後,我們才可靠上市條例拿多一點資料。高鐵是否歐洲之星的翻版,不知。只知我們立法會把不了關,要靠《上市條例》,這是香港的悲哀!

Share

Thursday, January 7, 2010

人民幣國際化再前行一小步, Jan 6, 09,信報



晚清時有洋務運動,漢人曾國藩及其門生李鴻章等,先引進西方軍事技術,後再發展民用工業,自強救國;但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概念來現代化,只是見形不見體,實為保住滿清的封建統治而已,徒有西方工業的外形,而不得人家治國的神髓。甲午戰爭,堂堂東亞第一巨人,就敗於行明治維新,學西方之科技,並收列強政治、法律與文化精髓的日本。後事如何也不用再提了。

這個聖誕,看着國家在經濟上繼續開放,邁向自由經濟,財力發展之時,政治上卻繼續收緊,叫人既憤且餒。

先說人民幣繼續國際化,溫總大談開放香港的人民幣業務,我等港人繼續引外資,助國企民企上市後,再有幸參與,實是與有榮焉。

跨境結算未受歡迎

查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自去年7月出台,到現在還是試行階段,宣傳意義多於一切。至去年年底,結算量不到5億元,比香港不少三四線上市公司的營業額還少。難得特首還在溫總面前大吹計劃成功。實事求是,要指出計劃未受歡迎之因,改未盡完善之處,才是向前之道。

原來在聖誕前後,人行早已出手,進一步把人民幣開放。其中一大突破是讓境外企業在內地(廣東省和上海)開立非本地公司人民幣戶口(正名為境外機構人民幣銀行結算戶口)。外商收了人民幣在港苦無投資機會,本地銀行人民幣存款又受制於中銀結算和官方非市場利率的掣肘,連一厘息也沒有,真是食之無味,本地出口商當然不太願意收取人民幣。

雞和蛋的問題,既沒有足夠人民幣存款,港外商人想用人民幣付進口款項也有心無力。在人民幣資本賬未開放下,本地「錢莊」想替客戶融資人民幣也苦無足夠頭寸。現在能把收了的人民幣存回內地銀行,存款利率三個月1.71%,一年2.25%,用人民幣結算的誘因是大了。

另一方面,人行也要鼓勵跨境同業間拆借,開放官方利率,才能搞活本地人民幣貿易融資市場。

商人靈活應變

且慢,境外機構戶口豈非是跟港銀搶生意?要留住客戶,港銀要好好利用自己在內地的網絡,各師各法了。

當然,這裏還有很多限制和不清晰的地方。如內地存款不能提現,亦只可用於貿易或相關貿易融資的結算等;如要撤銷戶口時,更要得人行批准,方可把存款結滙滙出境外。這種種限制可以理解,就是防有人利用貿易之名來規避國家對資本賬的管制。但各有故事,兩者不易時刻黑白二分。貿易上賺了錢,打道回內地不能自由運用,滙出滙回香港,這豈不是跌回外管的老路?

凡此種種疑問,還得有待人行解釋。

無論如何,上周渣打中國高調宣布已為二家外企開立了這類境外機構賬戶,正是貫徹了開放精神,摸着石頭過河去了。

另一大障礙是內地只有四百家「欽點」企業可用人民幣結算。四百家真是何其少。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行政手段下選出來的,不一定是最有需要的用家。還有服務式的貿易不包括在計劃中,本地的專業服務公司就不能向內地用家收取人民幣了。

商人總是靈活的。原來不少那四百家以外的企業,早已與內銀達成默契,一樣照用人民幣跟本港貿易對手結算,其中更包括服務行業。這是明顯違規了,在上世紀八十和九十年代,可以是經濟金融大罪。但要人民幣國際化,走上自由開放之途是大道理。況且,他們都是真正的貿易結算,不是走資或資本賬專案。這就是精髓之所在了。

又是聖誕前後,上面兩個關卡,已被技巧性地開放了,就是前事不咎,後事也無妨,上報就可以了。

政治裹足不前

國家經濟繼續開放,但西方文明的精髓還不被接納。在經濟自由化上走前了,以往是大罪,現在可再不是了。可是,在政治上,還是抱守殘缺。劉曉波只是行使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走前一步,對國家和社會制度提出改革建議,何罪之有?換來聖誕節重判。言論自由是監察政府的基石。自由經濟是講求效率,改善民生的不二法門。但精髓是有一個良好的政府來制衡資本家獨大,甚至干預政事,盡取民脂。

民主制度是一法,不單要有普選議會,更重要是獨立司法,自由的傳媒和民間論政。前者來制衡,後者來監察政府,甚或與民爭利。內地還是處於政商一家的混合資本主義時期,前三者沒有,這幾年稍為開放了的論政空間,也是虛的。

這個聖誕,世上的快樂被人破壞了。

Share

Number of Vis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