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3, 2010

港首季銀貸飛漲三成 是時候急煞車? 信報财經版, June 22, 2010

自放寬內地同胞來港自由行以來,不少人入商店都有這樣的經驗,售貨員都多先以普通話招呼,實是試探來者虛實。無他,內地人多是大客戶,要買就買最新最貴的型號,女士們面對心儀的手袋、時裝,同一款式不同配色都拿下來,免去他朝後悔做錯抉擇之苦。我等本地人千揀萬揀,都是無幫襯的居多也,招呼當然慢一點了。

實體經濟是這樣,金融市場也如是,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按金管局統計,本年首季銀行貸款與中資企業在港的貸款按年飛升超過三成,以單一季度跟2009年年底相比也增加11%。第二季度還未完,但可以告訴大家,升勢是有增無減。

不少銀行特別是中資和華資行,5月中已達成全年貸款指標。利之所在,好應乘勝追擊,再創業務高峰,但現實是大家都要急煞車了,何解?

本地客戶需求遭冷落

全國的市場真太大,一點點的需求跑過來,一下子就把香港銀行體系內的流動資金抽乾。或應說,港銀的各項財務指標如流動比,存貸比等都被扯高至接近自定的上限,大家都要停下來消化一下。本地客戶的需求,就如零售市場的本土客一樣,相對被冷落。

現在大家都拚命挖存款補回缺口,新業務下半年或暑假後再談吧。看看本地港元同業拆息(HBOR)就可知一二。三個月港元拆息在去年底是0.13929%,本年3月底和4月底的也變動不大,分別是0.1429%和0.13%,但自5月開始,就如火箭般不停上升,6月15日報0.3689%,一個半月升了184%!一年期的,4月底是0.57%,6月15日已升至0.87786%了。

對中資企業貸款大增,大家不難理解。第一當然是內地收緊銀根,2月初存款準備率已加了一次,5月10日再增零點五個百分點,至17%,這就迫使內企來港。

不過,內地企業來港舉債,在資本賬未開放的環境下是不可能的,要利用在港窗口子公司,但除了老牌的幾家,他們的業務規模都不會太大,港銀是不易批出信貸的。就算是批了,亦要把錢打進內地,也是有重重的審批關卡,困難非常。

最大因素實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長人民幣貸美元是升值預期下套利之道。

內地不少企業,特別是國企省企,根本不是缺乏資金,而是利用外貿渠道,留下人民幣不購滙,以舉外債方式延期支付賺上一筆。人行當然明白箇中操作,由於資本賬封閉,跟國際市場不接軌,國內美元拆借成本可按政策需要被抽高,一年期的報價,最高就見超過LIBOR加六百點子以上。有幾百點子的水位,如內企能過來香港舉債,實是雙贏。為何?

港銀跟大企業做五年期貸款,息差只有一厘不到,如恒基最近也只以0.89%試舉五年銀團債,雖然比年初市場低位的七十點子高,但仍是微薄,做內企生意可賺得多了。

但對港銀而言,外管和風險又怎樣解決呢?這又得助於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特別是農曆年後開放了在港的存貸業務,港銀可利用內地開出來的人民幣信用證作低押,為在港公司提供信貸,這就解決了滙款渠道和信貸的風險。

適度調整投資策略

本來不多的人民幣跨境結算量,一下子就搞活起來,而本地銀行對在港中資公司貸款,也就是自第二季度起作幾何級數的增長,更有冷落本地企業之勢。5月起資金用盡,就解釋了本地拆息在一個月內急速飛升的現象。

本來歐羅貶值,人民幣升值壓力在5月中開始一度紓緩,不交割遠期人民幣對美元價也一度向下調,加上LIBOR因歐豬國債務危機而被扯高,來港舉債的內地企業在6月份少了。

不過,美國這幾天又再把中國操控人民幣滙價的指控拿上談判桌,本港不交割遠期人民幣價又回升。在內地,內銀因要符合提高了的存款準備金和存貸比率,也得用盡方法,利用各項優惠或理財產品來軌避存款利率限制,提高存款收益。就是說,長人民幣的回報高了,在港短美元再做不交割遠期的潛在收益又回升。港銀對中資企業的借貸,在6月稍停下來後,必會再飛升。

要繼續業務,最近有不少中型銀行以接近或超過一厘利率向零售客戶收一年期的存款,比同業拆息還要高。其實同業拆息也只能反映部分市場狀況,那只是幾家本地和外資大行的平均報價。在歐羅危機下,不少外資行都把資金調回本土,也收緊對他國同業的信貸。市場上,有銀行(更是大行)向大存戶開出比同業拆息高出一百點子的報價。港元息口繼續往上調已是預期之內。

對小投資者而言,第一想到的當然是股市走勢,但要供樓宇按揭貸款者,也要準備,特別是用了HIBOR計劃的,供款額應已向上調整。現在銀行以低至HIBOR+0.7%利率提供的優惠樓按計劃,相信很快也會完結,不符成本也。

經濟學有所謂Crowding Out Effect是指,政府的經濟活動或借貸,拉高通漲和息率,奪去了民營企業的空間。這次是內企自由行繼內地人自由行後,改變了本地借貸環境,但中港融合是長遠發展之道,調整投資和財務策略,才是生存和進步的方向。

http://www.hkej.com/template/dnews/jsp/detail.jsp?dnews_id=2531&title_id=31363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umber of Vis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