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16, 2010
高鐵 --- 香港的悲哀,信報一月十六日
到了內地山區一星期,回來才知高鐵被八十後鬧得熱烘烘。也得感謝他們那份熱情,才能叫港人包括我自己,再次看清這個大項目。建制派說大基建工程能推動經濟,創造就業。
這是已死的凱因斯學說。胡亂投資,只會帶來浪費和「大白象」。最經典的莫如當年拿破倫三世叫高廬人挖破馬路重鋪,來創造就業。但當年普魯士帝國就修鐵路。這才有實效,過不幾年,更被利用來行軍在普法戰爭大破法國。凱因斯可有讀過這段歷史啊?
那麼鐵路項目就一定好,怎會?又是法國,那條舉世聞名,通英倫海峽走歐洲隧道的歐洲之星高鐵。把英國與歐洲大陸連接起來,倫敦直達到巴黎,一個是國際金融中心,一個是全球嚮往的金錢浪漫花都,歐洲之星一定能是客似雲來吧!坐過的人一定同意好過頭等飛機艙,坐位寬敞,又有風景看,只是沒有俏空姐相伴。
我常幻想巴黎出差後,坐它直接回港就最好了。怪不得她佔了71%的市場份額。但它對英法納稅人來說,絕對是未完的惡夢。
回到1986年動工時,也差不多是筆者出道的前後時空,有幸看過她的銀團貸款文件。對呀!貸款不足兩年,已是問題一籮籮,嚴重超支,工程延誤,「賓架」莫不被嚇到「鼻哥窿都無肉」。開會重組,文件有幾十本,如當年電話簿那麽厚,嚇壞我這初哥。歸根到底,就是好大喜功,沒有認真考慮專案本身的可行性,產能,配置和成本是否過多及過高。
就看一點數字。當年原本估計2004年乘客量是二千一百萬人,實際卻只有七百三十萬人,到2008年都只有九百萬人!一半也不到。2006年修定預算,到2037年才望有一千六百萬人。
票價面對航空公司競爭,預測不能達標,更不斷下降。2009年最便宜的31英磅就有交易,1994年都要99英磅了!最新消息,去年5月政府再注資,58億元歐羅債務也被削去,個file 真是又長又臭!大股東原來是國營的法國鐵路 (SNCF),以罷工爲外國人熟悉,又在再引證政府的商業行爲都是輸多贏小,特別是未經大家深入討論辯證的。
歐洲太遠,香港可也有失敗基建例子。機場快線一直不夠乘客,是走線問題,機場道路網也非常完善,就顯得機鐵票價無競爭力!原估計乘客量每天十一萬, 2008年是二萬九千人,2009年上半年是二萬五千六百人,其他例子還有迪士尼、數碼港及科學園等。
看回高鐵本身的可行性報告吧。每天乘客九萬九千人。港鐵(066)的每天過境客運量2008年是二十五萬五千人,市場份額是56%,2009年上半年是二十五萬三千人,佔55.5%。按鄭汝華局長粗略計算邏輯,要達標九萬九千人,高鐵就要幫港鐵再取22%市場額,可行嗎?內地機票便宜,航班多,我認識不少內地生意夥伴都是飛白雲機場,在廣州跟我們見面。或到深圳國際機場再來港。我們的高鐵走線幫不了。港人也不喜歡西九總站,不贅了。
再看財務數據,以五十年為期,4%利率來折算 (discount) 未來收入,項目的經濟效益 (economic value),即所謂現價估值,是870億元,但三十年的美國國債都要差不多4.68%!4%怎計出來?五十年68點子的複息誤差可利害!香港政府又真能在市場上舉三十年的債?不要說五十年了。不能的,就只能以短債融長期投資,那就不可能全期五十年都是4% 吧!
或曰所謂economic value是虛數,是投行的騙人工具,那就看現金流吧。但在財務安排還沒有確定的情況下,是沒有意思的,重要的利息成本都算不了,怎準確?鄭局長又說政府不會舉債以省卻利息負擔,這是騙人了。沒有現金利息流出,代價還在,即機會成本,政府不就是用了4%來計算嗎?這就是他們估計的機會成本,例如放棄了投在美債的利息收入(暫且不談其他更好的用途吧)。如利率比4%高,高鐵的經濟效益就會降,甚或是負數,即虧本了。
但最要害的是政府有很多資料都沒有公開,正是港府行政主導,不重民意的表現!被80後挖出來,不是說是商業秘密,就是說尚未考慮,如對西九的交通影響,還要投放多少來配合等。但公共建設又何來商業秘密?沒有資料,議員怎能作一個負責任的決定?就如上面的假設,如利率上升,乘客減少,高鐵也不一定虧損,但有多少緩衝?能容忍的誤差到底有有多大?在現有資訊下,有人答得出嗎?
最後再說,港鐵是被委託了去設計,建造和以專營權形式去營運高鐵。但這麼重要的合約還沒有公布細節,如年期,港鐵要付的專營權費用,港府和港鐵如何分擔風險等。現在應還沒談妥或未開展吧?否則作為上市公司,港鐵絕對有責任把條款公開,對小股東和投資界負責。一個金額大但財務責任卻不公開的合約,是資訊不清,絕對對股價,評級和發債成本有負面影響
以金額計,也對港鐵盈利影響重大,有風險與責任承擔,隨時可超過了那5%準則。所謂5%準則,是指交易如超過5%的營業額、盈利、資金或股本金等,就要公布。港鐵上面的相關金額在2008年末分別是176億元、83億元,1593億元及978億元。
在立法會沒有全面直選議員及建制派議員當道下,高鐵撥款是沒有問題的,但看來要等港府和港鐵的專營權合約落實後,我們才可靠上市條例拿多一點資料。高鐵是否歐洲之星的翻版,不知。只知我們立法會把不了關,要靠《上市條例》,這是香港的悲哀!
Shar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