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9, 2008

「拆棚」期真面目示人 - 信報 12月18日

上星期談完迷債,是時候還老編關於金融海嘯下銀行關水喉和公司財管的文債。筆者當年轉會高盧錢莊,莊內第一華人代表授予銷售錦囊。除見客賣產品外,還要替他們和自己增值,才可保長遠關係。首先,教他們選擇銀行之道,要貴精不貴多。立足香港,背靠內地,當要選滙豐和中銀(當年還是十三行)。另外就是我這有三A評級的歐資錢莊,只因我的信用狀全球通行,還有我的環球網絡、先進衍生工具,定能助你征服蕃邦市場。

時移勢易,一場金融海嘯,西方銀行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花旗一役之後,更有大行開出的L/C被拒!中字頭原是底子厚,有強大的儲備護體,上周五也敵不過迷債謎陣。莫非天下從此為滙豐一統?
資金鏈斷裂,輿論多集中在銀行對經濟和企業前景過分悲觀,杯弓蛇影,一刀切收緊信貸,害人害己云云。大環境如此,銀行有它獨立的信貸評估,要嚴守風險與止蝕規則,否則怎向存戶和股東交代。怪就要怪前幾年過分寬鬆的信貸與低息環境,帶來借貸、投資與營運規模都不理性擴張,現在是 de-leveraging 和 downsizing 的時候,汰弱留強,本是如此。De-leverage 何解?利用信貸,盲目擴張甚或粉飾業績,托高股價,行內戲稱「搭棚」。現在無以為計,是「拆棚」的時候,各企業要以真面目真功夫示人了。

審視兩比率指標
除此以外,銀行本身財務狀況轉差,也是重大因素。兩個最基本的監管指標:資本充足比率、流動比率都大受壓力。呆壞賬增加,投資損手減值,虧去股本,資本充足比率就應聲下跌。要改善,一是發股(一級資本)或後償次債(二級資本)來壯大資本額;如不成,就只有緊縮信貸增長或收回信貸了。先前是西方銀行,現在就連中銀香港(2388)也不能幸免,求助於北京母行了。

同業拆借市場原是互通有無,加上乘數效應,就能擴張信貸。現在是同業互不信任,市場交易量大幅萎縮。沒有頭寸,不但影響借貸能力,最弊是令流動比率變壞。流動資金過低,應付客戶突然大量提款的能力就下降。世界各央行、香港金管局注資入銀行體系,其實是為解決這問題,而不是銀行的借貸能力。

而且,最根本就是信貸風險大增,連花旗都差點步雷曼後塵,這解釋了為何同業拆借也可停頓,企業信貸風險就更不用提。有新聞界資深主管說,銀行拿了錢也不借貸予企業,愧對社會,是對制度、業內運作和市況不大了解。
打個比喻,大家也收過不少銀行求你借錢的直銷電話,不用付利息啊(不過要給手續費,又不是一樣)!我說沒有需要。他說用來投資就不是你的需要嗎?現在還來炒margin,虧本怎辦?免息免還我就跟你借!

公司方面又怎樣?老編問如今現金為王,公司怎不積穀防飢,有些還大派股息。股息政策實是大學問,是不少諾貝爾級教授的論文題材。筆者只能斗膽談點皮毛。最新學說是,派息是在資訊分配不均下,一項很好的訊息工具,證我公司實力非凡,現在更是無懼風雨海嘯。就以本地偉易達(303)為例,雖則盈利下降,派息仍維持不變;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的,偉易達是零負債好公司,坐擁大量現金,才有此能力。另一老牌工業公司震雄(057)也一樣,派息增長比盈利增長還多;再看其資產負債表,也是差不多無借貸,只有區區兩千多不到三千萬。

但只看息率怎行?最重要是前景。有高息但股價跌又如何?最怕是大股東自己財務有事,硬要公司派息讓自己套現救忙,這就不符整體利益甚或是掏空公司資產了。
不派息也不一定是壞公司。當年微軟就是這樣,業務高增長,事事需財,保留盈利、減少借貸是省本之道。但其實最重要者是本業發展的回報高,股東收股息也找不到更好的再投資機會,不如不派,讓公司替我賺取更高回報,豈非更好。也就如當年滙豐小股東選擇以紅股代息一樣,就是有錢也不收。

反之,業務不前,就不如多派息讓股東自己再找投資機會,回報更高。最誇張者莫如當年蘋果電腦差不多全無市場,對頭米高戴爾恥笑叫他們不如自動清盤,不只是派息,而是拆骨分家產予股東。
簡單來說,派息率不代表一切。近日有財經演員和經記說看看現在的P/E和息率,大市差不多到底,公司股價是極吸引了。恕不敢苟同。無人買賣,他們哪來佣金收?筆者不曉預測股巿,都是談回老本行,繼續前文,再說說企業可能出事的先兆。

與內銀重建關係
大家都知公司過度借貸不妙,現在還要看看是否有很大部分會在未來一兩年到期。只因「拆棚」行動已開始,未來一兩年再融資不易。要以真面目示人,公司本身實力和業務足夠應付嗎?

企業跟銀行關係又如何?最近大藍籌公司也主動跟個別銀行談設立獨立備用信貸。原先他們只倚重銀團市場,現在就是先來兩手準備,減低再融資風險。在國內,原來倚重外資銀行者,因外資銀行撤出市場,現要花精力與內地銀行重新建立關係。

好景時,不少公司對叩門找生意的銀行都來者不拒,因可盡享最優惠條款,盡拿他人錢來發展。而且,愈多銀行跟你來往,也引證你的「江湖信貸地位」。但管理一大堆戶口和跟那麼多銀行家打好關係並不易,行政費用也不低。最怕重量不重質,找不到一家可成為核心金融夥伴,在業務下滑時為你出謀獻策。現在金融冰山溶化,銀行關係管理更是考工夫。最怕是一家銀行退出,骨牌效應,其他銀行也一起要求還款,即是銀行擠提企業,那時真會被害死。

有銀團貸款,特別是非傳統借貸工具如可換股債券(Convertible Bonds)、定息票據(Fixed Rate Notes) 或把債務證券化者等就更煩。營業環境轉壞,公司隨時違反一些原先貸款協議中的約定財務指標,如借貸資本比率、收入利息比率等,要跟貸款人商議修改甚或重組。人多意見多,達成協議要花上大量資源。非傳統借貸工具很多時都落在外地非銀行投資者手中。要集齊足夠人數開會不易,他們跟銀行的考慮與思維也不同,要說服他們更是難上加難。

文首所說只跟三家銀行往來或是誇張,但不少上市公司出事,就真的跟與太多銀行合作不無關係。如當中有一兩間持大份者還好,有事時會作主導,否則隨時群龍無首。大家下次看公司年報時,也要看看「主要往來銀行」名單,看看他們是誰、對市場承擔怎樣、有無主力,還有就是名單是否太多太長了。偉易達和震雄的主要往來銀行都不超過四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umber of Vis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