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5, 2009

銀團貸款萎縮 政府直接借貸? 信報二月五號



春節小休回來,但見任總終在立法會道出本地企業面對再融資的問題。去年筆者也寫過幾篇關於可換股債券價格大跌、企業借款再融資不易的文章,本報老記更有詳盡分析的專題報道。

過年前,我也寫過銀團貸款市場正在萎縮。報憂不報喜是我這等銀行放數佬和「二流」但盡責的分析員之職業病。我等人微言輕,但行內人都早已知大事不好。現在連作為金融大統帥的任總也不忌諱地公開跟大家談,情況肯定不簡單。

和黃提前回購債務利業績

任總一席話,坊間就找來幾間大藍籌公司和知名企業的借貸表作分析。強如AIG、花旗、蘇格蘭皇家等都要政府打救,才避過走上倒閉之路,但以我等之見,說和黃(013)或嘉里(683)等會倒在銀行的「收遮」大法之下,迹近天方夜譚。

筆者之前曾分析,債券甚或銀團債市價出現大折讓,有財力的公司正好把握此時機,提前償還債務或贖回債券,不但節省利息支出,更可立時把折扣化成公司利潤!當天和黃就回應說已用「吸引」的折扣價回購接近全部二至三年期尚未到期的債務,本年的業績定可比先前市場預期為佳,可喜可賀也。

任總再說,如銀行真的全面撤出銀團市場,就讓政府直接貸款予企業吧,連立法會議員也贊成,說銀團貸款對象都為大集團,風險不會太高。且慢,銀團貸款的客戶又豈止大企業、大集團,也有不少三、四線公司呀!

前者強如和黃早已提前清還債務,其他大公司也一早預留資金或與主要往來銀行安排好備用信貸,以清還銀團貸款。信貸優良的企業,那怕你外資撤離,自有不少本地和中資銀行補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銀團貸款就是這樣。大企業的再融資問題,實在不用也不輪到政府去關心。

銀團貸款非低風險生意

剩下來要當局操勞的,大部分是那些三、四線公司,風險又怎會不太高呢?可真又應驗了 Gresham’s Law,劣公司驅逐好公司。最後就是政府替銀行「埋單」接收那些次等貸款甚或壞賬。去年宜進利就在公布良好業績後不久,再融資銀團承銷銀行也落實時,就突然停牌,再關門大吉;再前一點,有佑威一役;2007年有聯洲,在新銀團超額完成提款不久後就先停牌,繼而清盤。公司財務跟宜進利一樣,是涉及欺詐。誰說銀團貸款是低風險的生意?

政府真的不好去干預了,頂多是擴大政府的信保範圍,由小企業延伸至大企業。之前我也曾為文分析政府信保的好壞,讓銀行保留一定風險,即保險業所說的First loss,讓當事人也是擁有最多資訊和最有能力分析此等訊息者,把守第一關承擔適當風險,是承保者保障自己、減低道德風險的不二法門。我在前文也曾引日本東京市政府的東京新銀行為鑑,政府官員哪有能耐在金融怒海中航行?還是守本份,做怒海中的明燈好了。

說過風險,也再談一談銀團市場為何萎縮。外資行後欄失火,班師回朝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查自2007年第三季,次按風暴初起,不少外資已撤離本地借貸,包括銀團和一般的雙邊借貸,專注祖家和歐美市場。那時息差已向上調整,但業內人都不便公開,以免影響大市。更何況當時紅牛當道,銀行不借,也有其他高人如基金或股民相助,哪有人關心再融資問題。

最大問題實是過往幾年競爭太大而出現的割喉戰。前文說過,市場最好時,大藍籌五年期息差是30、40點子,不少三、四線公司也可用70、80點子拿三或五年期的貸款,對參與銀行來說,回報跟風險根本不成比例,市場出現調整是遲早的事。即使沒有金融風暴,這場調整也要來。

市場生態變化也值得一談。筆者二十多年前初出道時,本地有不少較小的歐資、美資甚或日資銀行在本港營業。他們在本港業務不多,不收存款,只因本身有良好信貸評級,在港可隨時向本地銀行拆借,就可解決港元頭寸的問題。再者由於聯繫滙率,向總部拆入美元在本港放款,外滙風險也有限。借貸業務就只集中於在本港的「鄉里」客戶,皆因有關風險已有總行作了詳細分析,正是不熟不做,安全非常。

金融海嘯僅加快銀行業調整

本地客戶就只做大藍籌的銀團貸款,當然不是作安排行,而是其中的一般參與貸款行。這樣,既安全,又可把分行人手減至最低。進取一點的,就跟大行一起貸款予二、三線公司,雖則風險是大了,但做銀行不承擔風險又怎說得過去。再說既有大行作安排,信貸狀況也應有一定水平。也寄望作了銀團成員,可慢慢跟客戶開展其他業務。那時在這些銀行上班可是優差,每年quota生意額不高,壓力不大,薪高糧準,更受一眾大行的銀團貸款分銷部高層歡迎,只因你是他們的銷售對象嘛!

但在市場競爭下,好日子怎會長。銀行市場整合,十多年前早已在歐美當地進行。這類小銀行不少已被合併於其他真正跨國大行旗下。也有不少,特別是日資的,因不敵競爭而早已關門大吉了。這樣,本地銀團的潛在參與銀行多年前已大幅減少,今次金融海嘯只是加快調整而已。

市場調整不一定是壞事,虧本生意無人做,銀行撤資總有其理據,這也是de-leveraging 的過程。信貸泛濫,借貸成本低企,也真正造就了不少企業盲目擴張、過量生產,導致產能過剩。現在是調整的時候了。大家可會忘記熊彼德的Creative Destruction?我們可做的,就是要把震盪和不穩因素減至最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umber of Vis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