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8, 2009

二少與老電 ﹣信報 二月十八日

這星期最多人談論的話題,非二少私有化電盈(008)莫屬了,連本報網民都因此大為起哄,沒辦法,涉利益衝突也。資本主義社會中,收購、合併、私有化、拆骨等,都是正常不過之事。公司架構過於龐大,不合市場需要,業務太多或前景不佳,要生存下去就要重整。先看看日本的電子巨人吧。

日企業敗於戰線太長

都說日本人崇尚「小即是美」,這可見諸於她們的食品和各樣微型電子產品上。但在企業文化上,則是另外一回事。大家都知日本公司最愛追求市場份額,佔最多生意量,但對盈利回報率和效率就全不放在心上。

今期《經濟學人》有兩篇文章,列出幾間日本電子巨無霸最新2008/09年的預期虧損。對,全是虧損!新力蝕26億美元,東芝蝕28億元,樂聲蝕38億元,日立蝕70億元。日圓高企,產品策略錯誤是原因之一,但更根本的就是她們都太大,冗員太多甚或不務正業。癥結已知,但二十多年來都毫無改革之念。

東芝的 HD DVD 敗在新力的 Blu-ray Disc 之下,但新力在電視機、遊戲機和手機市場也全敗。這是策略錯誤,但原來她們都不務正業!新力有一千多家聯營公司,有廣告代理和餐館。東芝也不弱,有公司專門從事進口意大利番茄。其他企業也擁有銀行、旅行社、酒店、醫院等。戰線過長也是敗因,日立和東芝就被笑指,她們的多士爐可用她們自家生產的核能反應爐來推動!

香港電訊風光不再

是要改革和瘦身了。不合乎效益的,就要把所佔用的資源甚或現金都歸還股東,但原有的管理層往往不肯大刀闊斧。不是當局者迷那樣簡單,而是太多利益衝突了,因這隨時影響自己的收入,包括各種福利和無形的利益。這是企業產權經濟學的ABC,局內人不做,街外 Deal Maker 就會來。這正應對了熊彼得所說的「創造性破壞」。

香港自開放電訊市場以來,沒有了專利保護,香港電訊早就風光不再。各新進的電訊商都可用更便宜的方法來提供服務,這不就是證明了開放市場的好處,同時也反證「老電」效益不高,佔用了太多資源?大家的電訊開支這十多二十年來不是愈來愈低嗎?但所用服務從質到量都是幾何級數的增加了,先是長途電話,後是流動電話,窄頻上網再而寬頻,模擬通訊走到數碼再到3G等等。

記得二十多年前剛畢業,有女同學進了當年的電話公司當見習行政,薪高糧準,羨煞旁人,專職負責公司慈善捐獻;有意義,但是否大材小用,對股東們不公平呢?大家早一兩年也收過不少電腦打出來的錄音直銷電話吧?筆者認識當中的主事人,原來不少開發者都是原「老電」中人。「老電」有資源去研究和發展各新產品和技術,但在沒有競爭下,這些新項目大多不是以用家為本的。在開發人員眼中,這是他們的心血結晶;在管理層眼中,用的是公司的錢,也是用來證明他們自己對公司有貢獻。但在股東和用家眼中,這都不一定是有用的業務和產品。二少來了,不少人就都要離開。

遠離不明風險

看到這裏,不要以為我是為二少說話。講明是拆骨,是先破壞後創造,破人飯碗也!哪會有人歡喜?但現實社會就是如此。既然要生存,就要自求多福,自我增值,或要轉型,破釜沉舟。這個筆者自己也參不透,世情就是如此,但也見過不少成功的朋友。
筆者從沒有買過八號股票,為何?九十年代已覺得她是夕陽公司。二少來了,理性上覺得是好的,把一間暮氣沉沉的公司搞起來,也好把運用不善的資源重新調配。管理層跟股東的利益有衝突,就讓街外人解決;但大股東跟小股東的利益又何嘗沒有衝突?而 Deal Maker 跟其他人的就更大了。感情上過不了,最重要者,跟 Deal Maker買貨,很多時根本就是短線炒作。問一問自己,我真能認清和認同 Deal Maker 的重整或拆骨大計嗎?看不清看不明都買,就是冒上不明的風險。當年師傅教落,Un-quantifiable Risk 是最差的,高風險我還可計算能否承受。Un-quantifiable Risk,根本就是投機、是賭博,違背了真正投資的理念。Deal Maker 的大計,我真看不通,看透時都已太遲了。「種票」一事,更要查個水落石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umber of Vis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