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一年了,雷曼迷債遺下的爛攤子還在。政府入市只是在延續資產泡沫。低息環境帶來信貸泛濫和過度投機的問題根本沒有解決。早前跟幾個舊同事吃飯,一位已轉職私人銀行,是真正的私人銀行家,不是賣迷債的理財顧問。
我 說,全球股市復蘇,年尾花紅當有指望。她訴說,天下烏鴉一樣黑,近來都在應付橫蠻無理的賴賬客。她的客戶,全是大老闆、大跨國公司高管或財監,特別是後 者,對外滙炒賣甚或衍生工具哪有不懂之理。對私人銀行來說,每個客戶投入的本金大,是絕對有誘因和值得為客戶詳盡解釋產品風險,以及為每單買賣指令錄音。 她每次都做足工夫,但對家總是輸打贏要,大孖沙們更有能力找來律師跟他們周旋到底,在各項檔、結單上鑽牛角尖,跟1998-99年樓市崩圍後出現大量踢契 的情況不無兩樣。
思維與文化格格不入
伊 人問我為何在《信報》行文站在雷曼苦主一方,又說當天雷曼還有A2評級,有誰能預知她倒下?她一路都以為迷債是一般的ELN,是所掛鈎股票和雷曼本身的信 貸風險,怪不得誰。我再重複論述,她才知產品複雜,第一風險其實是背後的合成債,而且銀行涉嫌不當銷售,才認為這種產品大戶一定不買,她也不會賣。
投 資銀行創意澎湃,富向險中求,只因她們不能收取公眾存款,法例對他們的股東資金要求沒有商業銀行那麽高,可盡用借貸槓桿;更大部分時間只負責設計和包裝產 品,不用坐盤或只提供短期過橋貸款就散貨離場。他們的思維與文化,跟傳統商業銀行和一般小投資者所要求的,可說格格不入。
這十多二十年,投行模式主宰金融市場,佔盡世間資源如人才精英、媒體報道、資訊平台等。回頭再看,除了是海嘯源頭,更影響實體經濟。英國金融業管理局主席Adair Turner就說:「銀行某些業務對社會而言,是沒用的」。於我看來,這源自投行和商業銀行的錯誤結合。
按 傳統學說,銀行是儲蓄戶和實體投資者的橋樑。一存一貸,業務簡單直接,但同業間的拆息成本公於人前,再加市場競爭,利潤微薄可想而知。賓架是故保守,只因 利錢低,一次失手,就真所謂贏粒糖輸間廠。但這正好吸引了偏向保守的小存戶,他們信得過賓架不會亂來,可託付一生積蓄也。
資訊不均 坐大有因
投 行找來商業銀行行銷他們的產品,除了看中她的零售網絡外,也可說是利用了小投對賓架的信任。真正私人銀行交易金額大,值得花資源為每單交易解畫。零售銀行 賣的理財產品,相對是婆仔數,靠密食,那有能耐做足瞭解和解釋產品的工夫。零售銀行只求銷售佣金,又錯信投行或根本不想花時間瞭解產品,就出事了。且看迷 債後,矯枉過正,在銷售一些雲呢拿產品(行內語,簡單沒變化之謂也)如東亞中國的人債,也要花上一個小時為顧客解畫,結果不少朋友認為太麻煩而放棄認購, 這又真阻礙了市場的正常運作。
本報論壇有羅壇友偏愛 Joseph Stiglitz 的資訊不均理論,這理論正好道出投行坐大之因。資訊不均,買家掌握的一定不比賣家多。融資和投資市場也如是。金融學有云,誰能提供更多有用資訊予投資或籌 集資金者,就可勝過市場,更上一層樓。銀行在公司上押上貸款,投行入股,對局外人是信心的引證,有利股價;銀行融資為客戶增值,也可多賺一點。但如上所 說,成本透明,借貸息率都是同業拆息加若干點子,底牌給人看清了,競爭下又如何能多收。投行產品不同了,搞多一點變化,又是對沖風險,又是套戥或鎖定未來 利潤,更可游走各國法律灰色地帶來減免稅項等,真是數之不盡。後來就是設計各種衍生產品,愈複雜,愈難明,跟市場其他產品不同,資訊就可全掌握在我手中, 就能賺盡當中利潤了。且看迷債,5厘賭滙控(005)、和黃(013)不會破產,好像挺吸引。實情是苦主真正的投資,那些合成債(買時都不知錢原來是用來 買這些CDO)的回報都給雷曼取去了。這回報究竟有多少,現在也沒有人告之。
要投行增加給予客戶的資訊,令投資產品更透明,應是正本王道。但產品日新月異,怕是監管者也跟不上。業界也一定有保留,商業秘密、絕世好橋怎能胡亂公諸天下。既然投行或投資產品跟一般零售業務格格不入,考慮把兩項業務分開也應是正確之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